我国发电装机冲击历史巅峰
明年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缓和
预计2006年全国投产装机容量将超过8000万千瓦,年底全国总装机规模将接近6亿千瓦,我国发电装机规模进入到又一历史巅峰。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6007.82万千瓦,其中水电690.22万千瓦,火电5284.74万千瓦。进入到历史上电力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30日向媒体发布的,同时发布的还有《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根据该《报告》,今冬明春,由于发电机组投产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最大高峰负荷电力缺口为300万-400万千瓦左右。因为枯水期来临以及煤炭运力问题,辽宁、山西、浙江、四川、重庆和广东、云南等省区电力供应略有紧张。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0757.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0%。,由于电力供应能力增加明显,虽然用电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大部分流域水电量严重不足,但是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比去年同期明显缓解,但呈现出各区域电力供需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区域性、时段性、电源或电网结构性缺电特征明显。
我国缺电范围明显减小,缺电程度也明显减轻,拉限电条数和损失电量比去年大幅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累计拉电1.13万条次,同比下降97%;拉限电损失电量1.41亿千瓦时,同比降低97%。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累计拉限电5889条次,同比降低83.5%。全国缺电省份由2005年初的25个省逐步减少到今年1月份的9个,减少到9月份的广东、云南、浙江、辽宁4个。从总体上看,前三季度,全国尖峰负荷最大电力缺口在1000万千瓦左右,比去年同期减少2000万千瓦以上。
根据预测报告,2006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将超过8000万千瓦左右, 在去年装机容量5.17亿千瓦的基础上,到今年年底,全国总装机规模有望达到6亿千瓦,再次刷新历史记录。与热火朝天的装机规模相对应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除部分省份外,首次出现了多年以来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与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均下降的情况。前三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23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82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2665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45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04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10小时。这是由于国家优化发电调度方式政策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地区大容量、高参数的大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而容量小、参数低的机组特别是油机面临的市场考验越来越严峻。
在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发电量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发电量20111.1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2.9%。其中,水电288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火电16795.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核电402.3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8%。由于今年各大河流来水普遍偏少,水电发电量增长有限,火电发电量持续增长,因此在电源结构中火电比例过高的情况依然突出。
火电比重过高,更加强调电煤的持续、稳定供应。据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电煤库存不断上升,供应基本正常,全国直供电网累计供煤3.99亿吨,同比增加1891万吨,增长4.98%,日均供煤 146.03万吨。截止到9月底,全国社会煤炭库存15101.2万吨,比年初增加1127.6万吨,增长8.1%。前三季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耗用原煤76047万吨,电厂供热耗用原煤7074万吨;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的发电耗煤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8.42%,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2.08个百分比。
火电煤耗的增加,加重了我国削减二氧化硫排放工作的难度。今年上半年,全国能耗增长仍快于经济增长,其中电力行业上升0.8%。通过改进发电调度方式等多种措施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应当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在发布会上建议:“改进发电调度工作,要做到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做好试点、严格监管,要综合考虑配套政策,要有合理的利益再分配及补偿机制,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此信息未经证实,仅供参考]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