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建筑节能 沈阳减排新都市策略

1座城市现代与否,传统的考量或许是面积大不大?工业化程度高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全不全?21世纪的考量标准,已经变成了资源是否节约、环境是否友好。近日,沈阳成立了市级相关节能减排的3个办公室,其中一个就是建筑节能办公室。 6月的一天,沈阳市人大环资委的有关工作人员和“中华环保世纪行”沈阳行动的记者,进入29层100米高的年华国际大厦,对它的建筑节能效能进行考察。这座坐落在市府大路与南京街交叉路口的楼宇,6个月前竣工,是我国严寒地区第一个节能公共建筑示范试点工程。
大楼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由于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在使用期内预计可以节煤2.125万吨。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朱盈豹教授说:“在北方地区,窗户的热损失为房屋总热损失的80%。”他为沈阳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平方米建筑1年采暖费21元,1座100平方米的房屋使用50年,总采暖费为10.5万元,用这些钱的1/5来加强房屋保温,按节能率50%计算,1户人家至少节约3万元采暖费用,还可节约16.2吨标准煤。
2007年2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通报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结果,沈阳是惟一被表扬的严寒地区城市。
政策法规先行经济手段扶持
黏土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生产黏土实心砖每年耗用黏土资源1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毁田50万亩。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沈阳开始限制使用以黏土实心砖为代表的建筑黏土制品。从1993年到现在,沈阳黏土实心砖的使用量已经从24亿块锐减到4.1亿块,平均每年少用近1.5亿块。少用近20亿块黏土实心砖的事实,就是沈阳市在节能上立法早、执行坚决的例证和成果。从1999年开始,沈阳市先后向建筑部门下达了《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黏土实心砖的通知》和《2002~2003年住宅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材料、新技术的通知》等政策法规。市建筑节能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主任陆靖说,沈阳在建筑节能方面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政府重视,法规先行;二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应用;再有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
沈阳开展建筑节能起步之初,许多材料厂商担心节能材料没有市场。而开发商则担心材料供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沈阳市一面通过经济手段来扶持重点节能材料厂商的发展,另一方面以科技进步推动建筑节能的实现。近年来,沈阳市建委累计为建筑开发、设计、施工等单位举办各类节能技术培训50多期,4000多人参加了培训。以供热为突破口抓综合示范工程
作为北方重工业城市,沈阳市每年消耗燃煤约1357万吨,每个采暖期消耗供热燃煤约850万吨。如今的沈阳已拔掉烟囱4000多根,不但走出了全世界污染严重城市的黑名单,还登上了全国模范环保城市的光荣榜。对于每年有5个多月要有暖气供应的城市来说,不异于现实的神话。
2007年5月16日,《沈阳市中水水源热泵供热规划》获得国内顶级专家的一致通过。按规划,到2010年,沈阳由中水水源热泵供热的建筑物面积将超过1300万平方米,占现有总建筑面积的8.28%。
热网供热是目前北方城市供热最经济、也是效果最好的供热方式。但目前的热网热源也大多是燃煤热源。因此,沈阳市政府从供热入手,并将之作为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科学、规范地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并把推广应用中水水源热泵技术作为工作重点,实施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和供热应用规划。
实际上,沈阳市去年就开始修编《沈阳市“十一五”供热规划》,并把《沈阳市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发展规划》的内容加入其中,而《沈阳市中水水源热泵供热规划》又是对后者的拓展。沈阳市2006年开始在建筑中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当年9月就实现供热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到2007年6月,达到了1100万平米,到2007年底将达到1800万平方米。按照《沈阳市中水水源热泵供热规划》,从2006年9月开始,全市每座污水处理厂都在按计划建设中水水源热泵热源中心。每座中心都能改变周边区域内既有建筑的燃煤锅炉供热方式,实现拆除锅炉房(烟囱)、集中联片联网供热;对新规划建设的住宅小区等建筑物,更能全部实行集中联网供热,不再建设新的燃煤热源。
未来3年,沈阳市将有1308万平方米建筑使用再生水作为热源供暖,全市约有18万户居民可以享受冬暖夏凉的环保生活。这些住房不但有环保的优势,而且还挂上热网、集中供热。 据悉,沈阳市“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城区新建居住建筑实现节能65%,各区县(市)政府所在地节能65%的新建居住建筑竣工率达60%,村镇新建农民住宅节能50%,公共建筑节能50%,力争完成既有建筑改造面积25%(300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应用面积6500万平方米,逐步推广应用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沈阳将抓好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建设,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治理为核心,重点抓好建筑外保温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绿色照明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垃圾减量化处理技术等多技术集成的综合示范工程。沈阳在建筑节能上已经走出了一大步,而且还将继续走下去。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