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一代机器人:认知、交互和安全

据记者了解,目前令人惊讶的现实是全球机器人的拥有量不到200万台。这个数字只是中国一年汽车产量的十分之一。机器人的全球平均密度只有0.62%,还有全球平均99.38%的工作由人来完成。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机器人的整个市场表现之所以不理想,根本原因不在于成本和价格,而在于机器人技术的严重滞后,在于其产品功能和性能不能满足真正制造业大批量刚性需求。

按照曲道奎的看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计算智能。第二阶段,感知智能。第三阶段,认知智能。其中,感知智能是当下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可以实现机器人在制造领域或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这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远程功能,帮助机器人认知和互动。在过去,信息技术给机器人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应用。通过将机器人和传感器相结合,实现了自动化的发展。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了机器人新的角色——从简单代替人的工具变成互联网基础设施,机器人和传感器则成为了信息世界、数据和物理世界中间的交互工具,形成了物联网。

未来,还能将传输感觉技术纳入机器人中,增加机器人对压力、震动、温度的感知。这一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及计算机工程系杰出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席宁举出了超媒体的例子,通过网络既传播信息、数据、声音等传统多媒体信息,又传播动作和感觉,再与机器人进行结合,进行远程的感知和操作。

IEEE自动化与机器人学会主席Raja Chatila表示,想要增加机器人的认知智能,可以从神经学和工程学的研究中尝试设计出一个系统、一种架构,将它用在机器人身上,把所有机器人的设备、能力、模块进行集成,从而成为机器人的认知架构。促进机器人进行很好的控制和感知,做出更好的决定,学习与人类互动。

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则主要是增加机器人的作业能力,从灵巧性入手,更加灵活的智能制造;增加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能快速重组工作单元(生产线),快速编程甚至编程自动化;增加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机器人与人的共融性。

另外,还有机器人的安全问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主席顾问Michiharu Nakamura指出了目前日本在努力的方向。包括促进人机互动,发展比较好的新材料,并增加服务机器人的安全评估,建立机器人安全中心,促进安全标准的一体化和标准化。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