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做后盾 中国液晶面板厂商逆势投资
《日本经济新闻》12月7日报道称,中国大型液晶面板企业京东方科技集团(BOE)不顾行情恶化而增强设备。京东方12月2日在内陆地区的安徽合肥开工建设最尖端面板工厂,将在今后3年里逆势投资约2万亿日元,希望通过大量生产来降低成本,对抗夏普和韩国LG显示器等日韩台竞争对手。力争夺取世界冠军宝座。
力争成为制造世界最大面板的最尖端生产基地——2日在安徽省合肥举行了“第10.5代”工厂的开工仪式上,面对来自三星电子、海尔和船井电机等各国合作伙伴的高管,京东方总裁陈炎顺如此强调。当地政府、国家发改委以及工业信息化部等中央部委的官员也一同出席,显示出“国家计划”的态势。
量产65英寸以上面板
合肥是内陆城市,作为《三国演义》中的古战场非常有名。京东方将向相当于17个东京巨蛋体育场的占地投入400亿元,建造大型玻璃基板(2.94米×3.37米)的加工工厂,过夏普“第10代”的最尖端工厂。此举应对的是在中国需求迅速扩大的65英寸以上大型电视和显示器面板的量产体制。月产能达到9万枚,2018年投入运行。对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面板具有优势的京东方来说,将成为杀入“主阵地”的真正挑战。
京东方的母体是位于北京市的国有电子管工厂,1993年进行机构重组后,形成了作为前身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BeijingOrientalElectronics)。现在采用首个字母的“BOE“成为英语公司名。进入2000年代后,京东方全面启动液了晶面板的生产。在电视面板领域排在世界第5位,在智能手机等中小尺寸面板方面排在世界第7位。包括合肥在内,将在争取2017-2018年投入运行的前提下迅速建立3家工厂,以扩大市场份额。
但目前液晶面板的市场行情正日益恶化。据美国调查公司IHSTechnology统计,过去3年里,55英寸面板降价约40%,5英寸的高精细面板降价约70%。除了经济减速导致电视和智能手机销量不理想之外,京东方科技等中国企业的增产投资也加快了价格下滑的速度。
政府做后盾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似乎并不介意当前的行情低迷。王东升认为标准显示产品,每36个月价格下降约50%。根据这个被公司内部称为“王氏定律”的经验法则,价格自然会下滑。为了实现下一步飞跃,京东方不惜进行大笔投资。
京东方强势姿态的背后有着强有力的后盾作支撑。京东方是“准国有企业”,第一大股东是北京市政府下属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根本无需担忧资金问题。合肥的新工厂也有当地政府提供资金扶持。预定在南部福建福州市和内陆四川成都建设的新工厂也有当地政府做强大后盾。
不过只是追求规模的话,将走不长远。京东方2015年1-9月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4%,增至364.2亿元,但净利润却仅增长7%,约为20亿元。
支撑王东升通过技术革新开拓新市场这一方针的便是用高薪从日本、韩国及台湾等液晶发达国家和地区聘请来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京东方的研发费占销售额整体的7-8%。还将面向可穿戴终端和汽车等领域大力开拓新业务。并且将加紧确立有望成为下一代面板的有机EL面板的量产技术。京东方希望在增强产能的同时实现技术创新,向全球首位宝座发起挑战。
中国液晶面板会和过剩钢铁一样吗?
不仅仅是京东方,其他中国液晶面板企业也在预计显示液晶面板行情波动的“循环”接下来将进入景气期,正持续实施大胆的设备投资。
TCL集团子公司、在液晶面板领域位居中国第2位的华星光电(CSOT)CEO薄连明表示2016年将陷入供给过剩。但该公司将增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工厂的产能。还将在湖北省武汉市新建高精细面板工厂,着眼行情低迷之后的需求复苏。
专注于生产面向智能手机等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天马微电子将投资约合4500亿日元,推进2个工厂的投产准备工作。生产子公司厦门天马的总经理王磊自信地表示客户希望我们生产高精细面板。
中国各液晶面板厂商增强产能的结果,也可能和已经选入类似光伏和钢铁厂商陷入的供应过剩的泥沼。
中国液晶面板厂商做好了眼下收益恶化的准备持续投资。日韩台的厂商有必要认真应对这种奋不顾身的战略。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