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资本热潮,但不适合互联网风口式发展模式

  自国集基金(国家大基金)成立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资本热潮,各路机构纷纷筹集资金蜂拥而入,演绎出继拥抱互联网风口之后的又一资本盛宴。

  就在资本“老妖们”以为凭借在互联网领域攻城略地的手段,就可以顺利吃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这块“唐僧肉”的时候,突然发现以往“股改-上市-套现”和“增发-收购-高估值-套现”的套路不灵了。

  就在这几个月里,“天庭”已经否决了瑞芯微的IPO申请,包括北京君正、紫光国芯、兆易创新的增发收购案都未通过,投机资本擅长的“四两拨千斤”和“蛇吞象”的故事已然不可能再续写,套利资本已然被“套”。

  老孙认为,“天庭”之所以这样区别对待进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投机资本,根本原因就是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这在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石油进口额的那一年,就已经被“天庭”定性了,集成电路产品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粮食”和“空气”不可或缺,国家的信息安全也要严重依赖集成电路产业,因此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参考发展基础产业的策略来进行。

  问了“度娘”。

  基础产业是指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决定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产业群,它的产品通常要成为后续产业部门加工、再加工及生产过程中缺一不可的投入品或消耗品。一国的基础产业越发达,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后劲越足,国民经济的运行就越有效,人民的生活就越便利,生活质量也越高。因此,一国要使其国民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协调和有效的发展,就必须首先发展其基础产业。

  看看吧,信息化社会里集成电路产业非常符合这样的的定义,如果不发展本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那么一定会受制于他国,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也将失去发展动力。

  基础产业即便不能称为牵动经济活动的火车头,也是促进其发展的“车轮”。如美国和日本的投入产出表显示,电信、电力和供水几乎被用于每个经济部门的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对于每一种商品都是一种投入。用户需要基础设施不仅是为了直接消费,而且是为了提高生产力。

  基础产业中,绝大多数属于混合商品。它们虽然几乎都可以排他,但却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其拥挤系数介于0到1之间,即在消费量达到其供给能力之前,消费者的满足程度相互之间并不受影响。

  基础产业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部门,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公共投资就是其中的一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财富的积累率低,市场投资主体缺乏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实力与承担较大风险的能力,难以投资基础产业,如果政府不能对基础产业进行投资,必将形成国内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最终拖累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看到了吧,基础产业需要的是长期的基础投资,而不是短期的投机资本,这也是中国要成立“国集基金”的根本原因所在。

  基础产业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资和经营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率,还决定着投资的资金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投资、经营方式,实际上意味着有不同的成本补偿方式。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投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无偿提供;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间接投资,商业经营。

  可以看出,“天庭”给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设计的投资方式为“间接投资,商业经营”,国集基金在所投资的项目中都不占控投地位,主要目的是吸引社会长期投资的资本,投资顺序也将按照集成电路产业产业链的制造、封装、设计、材料以及生态体系来进行。

  因此,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聚沙成塔式的长期过程,那些打着各路旗号的“妖式资本”注定要在“天庭”的棒喝下“显出原形”。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