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市场回暖 为何人才依旧千里难寻?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2017年已经走过了一半,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纷纷走向社会,迎接属于他们崭新的人生。每年到了毕业季,人才市场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和跳槽寻求新工作的行业精英们无不希望通过企业的招聘进入新的公司工作。社会上的人才越来越多,机床行业的市场也逐渐回暖,但是机床行业内人才流失为何“涛声依旧”?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山东本土某招聘网站综合整理网站数据,发布了2017上半年山东跨行业跳槽报告,而这份研究报告表明:机械工程行业人才“外逃”严重。跨行业跳槽意味着不再从事原行业的工作,如今社会发展延伸出来的职业数不胜数,机床作为机械行业内的“要员”,近年来跳槽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也是越来越多,然而愿意“跳”进机床行业去从事数控机床相关工作的人却是寥寥无几。那么,机床行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薪资过低劳动强度大
众多周知,机械行业分工极细,并且岗位起薪较低,只有积累一定的经验并且考取相应的高等级证书之后,薪酬才会相对增加。但是高等级证书的考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外机械工程行业还属于重工业,岗位危险性较高,因此其人才流动性大。作为机械行业的一员,机床行业也存在着上述的问题。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过一条网友的评论,说是那位网友在机械工程师的岗位上工作了八年,而薪资还比不上售房人员卖一套房子的提成拿得多。平心而论,机械行业的从业者与很多职业相比,无论从工作环境,还是体力体能和智力的付出都是相对较多的。很多技术人员为了解决一个数控机床的故障往往需要没日没夜的加班,绞尽脑汁去思考。然而由于薪资问题,很多年轻的技术人才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会选择跳槽到其他行业去工作,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
二、企业体制影响人才工作积极性
我国的机床行业可谓人才众多,并且人才结构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优秀的的技术人才一直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中坚力量,业内的企业也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并随之建立起了一套套属于各自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但是,机床行业企业由于各自生产经营的目标和管理模式皆不相同,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也就存在着差异。对于年轻的技术人才来说,往往希望能够通过企业培养和实际操作去获得更多的职业经验,然而年轻人的这个想法却并不是所以企业都能够使之实现的。
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效益最大化,在人才资源的使用上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重视操作却忽视了对人才的持续培养,导致人才的创新意识不强,只会按部就班的重复操作;有的企业重视操作的同时也注重人才的培养,让人才能够学以致用,这就使企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为大量人才的跳槽行为给足了理由。
三、人才自身的主观意识决定
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们,年轻时总会有过迷茫的一刻,每个人从事一份新的工作,都是在为以后的人生做出选择。为了唤醒国民,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的艰辛道路,也正是这个选择,才使得我国出现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如今的年轻技术人才,在选择工作时,必然是期盼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升,自身的经验也能不断得到充实。而一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期盼的与现实差强人意的话,他们便会选择另谋高就了。
在社会和企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年轻的技术人才难免会出现职业危机感,这种感觉也迫使着他们渴望企业为他们做更多的职业培训和职业规划设计,从而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其的重视。如果在精神和经济两方面都没有获得满足感的话,那么跳槽也就顺理成章了。
笔者觉得,要想让更多的人才选择机床行业,就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改善。
首先要做的就是使用好人才,并用事业来留住人才。企业应多给人才发展的机会,加强对人才的投入和培养,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让人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其潜能。只要人才觉得自己被认可,那么相信他肯定会拿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继续为企业出力。
其次,机床行业内的企业要建立起有效的薪酬和激励机制,用良好的待遇留住人才。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是人才跳槽的重大诱因,让员工?付出与获得成正比是每个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为之努力的事情。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情况,克服选人、用人观念上的偏差,不要“唯文凭论英雄”,做到知人善任,不让人才蒙尘,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才与企业共赢。
笔者相信,在机床行业的市场逐渐回暖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行业内的人才培养的双重趋势之下,机床行业内的人士一定会对本行业充满信心,并让更多其他行业的跳槽者投入到机床行业中来。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