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机器人受挤压 市场虽大却难以发力
中国机器人产业近来发展势头迅猛,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机器人企业也在短短几年间从几十家发展到几百家。
然而,鸡年伊始,新松总裁曲道奎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3000多家机器人企业中,只有10%的机器人企业有竞争力,其余90%什么都不像,只是充一个概念。
究竟是什么阻挡了中国机器人企业前进的步伐?
雷区一:机器换人
——挤压本土机器人生存空间
走进广东省的一些工厂,你会看到以下景象:几台机器人正在做着百名全职工人该做的事儿,机器臂从半成品中抓起水槽,把它们打磨得闪闪发光,再放到自动行驶的小车上。
其实,不仅是广东,在中国整个南方沿海制造业地带,成千上万的工厂正向自动化转型,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机器人工业革命。
表面上看是人力劳动成本太高,所以需要大量使用机器人,从深层次来看,机器人换人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前,中国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现金补贴方式,来刺激市场需求,鼓励传统企业大量使用机器人。这一举措,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是推广机器人技术示范应用的良好尝试。
2014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22.7 万台,国内市场5.6万台,占全球市场的20%。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75000台,全球每售出3台机器人,就有1台卖到中国。中国的机器人发展高速已经引起了国外媒体的注意:未来中国工厂的机器人运作数量将超过其它任何国家。
而这就可以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也超越了所有国家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的机器人总体数量并不小,不过中国人口众多,平均下来,中国的机器人覆盖率还是很低。并且,最要命的是,国内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仅有1.6 万台的份额,在中高端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基本依赖进口。
在传统机器人领域,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超越。无论是机器人本体部分,还是伺服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未来10 年内中国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完全自主化。
所以问题来了,“机器换人”中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既然都是依靠外援,那么,这项政策如何能够实现本土机器人的成长?
当前的“机器换人”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型升级,而只是局部地调整,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些机器手来代替一线产业工人。机器换完了,本土的机器人产业又该如何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应该是对企业进行总体设计,从生产环节、营销环节、管理环节,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全面改造,机器人只是生产线上的工具。
当然,这样的改造并不适合所有的企业,不仅投入非常巨大,而且对产品和市场要有足够信心。有些企业的产品可能并不具有好的市场,改造的意义已经不大;还有一些企业完全没有改造的意义,就应该关闭。中国现在仅仅依靠政策手段刺激企业购买机器人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效果还是有限的,应该从本地产业发展,整体布局考虑。
雷区二:传统招商模式
——不适应机器人产业发展
中国是工业化后起国家,通过制造业实现原始积累,在全球制造业中占的比重超过20%,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创造了大量的GDP,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
但是,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劳动力短缺现象将长期存在,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未来中国不是不发展制造业,也不是将大量的传统制造业关闭,而是要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淘汰、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重塑制造业新格局。
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方政府都希望大力引进机器人企业,做大机器人产业。他们想到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和国外机器人企业合作,吸引国外企业投资建厂。吸引外国机器人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建厂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招商引资模式。
通过这种招商引资模式引进的机器人项目可以很快生产出相对成熟的机器人产品,本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抢抓机器人产业发展先机,一开始就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甘于充当外资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厂,很显然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起点就太低了。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传统制造业占比太大的情况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该调整这种战略了。
引进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模式仅仅适用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应该站在机器人和3D打印产业的制高点上思考和布局,带领机器人产业走出“世界工厂”的发展误区,而不是千辛万苦把传统产业淘汰以后,马上又引进一批新的生产制造企业进来,5年、10年以后再下大力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沿海发达地区也该营造国际化的创新氛围。具体而言就是吸引国际化的研发人才和风险资本,构建国际化的投融资环境,从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国际间的对话交流、产业孵化入手,而不是一说到发展机器人就去引进国外机器人企业前往投资建厂。
要知道,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于两大要素:一是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人才支撑,二是集聚了全球风险资本。很多科技中心之所以失败,在于只注重了人才的重要性,忽视了资本的力量。高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资本的介入,这才是科技创新的完整理解。
雷区三: “机器人示范基地”遍地开花
——不具有示范性
在中国,一些城市仅仅依靠引进一两家国外机器人企业建了几个生产车间,有关部门就授予“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很多合资或独资的机器人企业没有实验室、没有研发中心、没有研发团队,实质就是一个生产车间。
这样的示范基地对当地产业又将带来哪些帮助?
传统机器人产业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后,也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挑战。未来在工业4.0 的大背景下,一件产品在哪里生产制造并不重要。中国应设法进入机器人产业的中高端,而不要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
“机器人示范基地”是必须的,可是这种荣誉应该授予那些在全球机器人行业拥有绝对或部分话语权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鼓励它们进一步壮大,带动中国整个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雷区四:“市场换技术”
——将重蹈汽车产业覆辙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中国工业机器人2016年到2017年的销量增速分别为23.9%、25.8%,2017年机器人销量将超过10万台。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与保有量将分别超过到15万台与80万台,,到2025年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各路大佬挤入中国市场,一时间各路机器人在中国风云四起。在外资巨头库卡、ABB等纷纷通过本土企业使自己更加适应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国内的机器人企业也在试图分割这块肥肉。
然而,尽管中国机器人市场热度高涨,机器人企业 “小而散”,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科研基础薄弱等现状让人担忧。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全球重要专利申请人中,日本安川电机与发那科公司分别位居全球前两位,三星、日立、本田、索尼、库卡、西门子等公司紧随其后。令人遗憾的是,在全球相关专利申请量Top15的排名中,中国国内专利申请人无一上榜,中国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之间的技术实力差距明显。
那么,用市场换技术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惨痛教训是:用市场换技术。市场让出来了,技术却没有得到。
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应该学习特斯拉汽车的经验,勇于跳出思维的怪圈,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就技术发展谈技术。任何技术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绝对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术,而任何技术的更新换代一定是跨越式的。
过去,中国汽车产业迟迟发展不起来,关键是发动机技术不能突破,可是,特斯拉汽车不需要发动机,它瞄准的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下一个方向:纯电动汽车。
特斯拉的成功更多应该归功于商业模式的创新,特斯拉的核心产品是商业模式,而不是电机、电控。特斯拉所使用的电机、电控这些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零部件并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全球采购。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核心产品是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落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机器人产业要想超车,可行吗?
其实,不一定是超过别人,能够追上去也不错。但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国际化的、一流的研发人才。即使有机器人领域的人才还不够,还必须是国际化的、处于机器人领域最前沿的研发人才,只有他们才能够精准把握最新的发展路线和发展方向。
二要有可持续的资金投入。钱是硬通货,没有钱要搞科研是绝对不可能的。究竟需要多少钱,没有人知道,但需要的时候随时就该有钱可以支配。
今天人们赞叹谷歌、微软、苹果这些互联网大佬们真的很厉害,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有多少投入。
在国际上,上千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投资10 亿美元搞科研的企业不在少数,而且有的少则投资五六年,多则十多年,他们能够沉住气,坚持下去。有些科研项目连续五六年没有任何成果出来,他们都觉得很正常。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