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中国制造业迎来机器人时代 工业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素):比尔·盖茨曾预言,机器人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当人们对机器人的了解还停留在科幻片里的虚拟角色的时候,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种种迹象表明,机器人时代正在快速到来。

不久前,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公司与中国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将于今年在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生产100万台机器人取代部分人工劳动力。富士康,这个开设在中国的著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开始践行它的“机器替代人工计划”。

事实上,除了富士康为代表的大企业,在中国的不少中小企业里,机器人也已悄然上岗。

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一家生产电脑外部设备的企业,2011年5月以后,该公司引进了大批机器人走上岗位,和工人们一起工作。在雷柏科技的键盘生产区,一个个机器人不断地向键盘上组装各种零件,并将半成品转往下一个工序,完成同样的产量,以前的操作流程需要110个工人不停地工作,但现在只需要5人,省掉了105个人的工费。

一工厂女工介绍:“感觉那机器速度挺快的,感觉以后的话,肯定更多的(机器人)能够代用人去做很多事情。”

无独有偶,广东省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革新推进部部长黄福新对于他亲自参与引进的3台“拧螺丝机器人”非常满意。他说,机器人相对于人工的优势非常明显。

黄福新说:“以前我们手工打的,完成一个工作的时候要一分钟,现在机器人用时40秒,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了。而且,所有的力矩都有保证了,不会有漏,以前手工打的时候,可能偶尔会漏打。它永远都是熟练工,不需要培训。”

黄福新还算了一笔账,这3台机器人一共花了18万元人民币,但它干活相当于6名工人,一年不到就能收回成本,如果按3年的使用期计算,能节省四五十万元人民币。基于机器人带来的高效投资回报率,公司今年还会拨500万美元投资在机器人引进上。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制造业会出现大量机器人上岗?有分析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极为迫切的时代需求。4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建议人们关注这样一组数据:2012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

盛来运说:“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10%左右的高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以后,近几年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的上涨,年轻一代的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用更高的工资来吸引这些劳动力发展生产。”

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现在,外部条件也迫使中国制造业不得不寻求新的用工模式。

曲道奎说:“第一,欧美。去年奥巴马总统提出了美国的我们叫制造模式的一个变革,我们叫制造模式的变革,要智能制造;那么欧盟呢,通过了新工业革命这么一个决议,在去年的七月份,它的核心是机器人加信息系统加智能设备,形成一种新的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模式。那么制造模式一改变,中国以人力为主的低成本制造模式,我们几乎优势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将来的高端制造这块,很可能欧美要重新垄断。这对中国的高端挤压来讲非常明显、非常急迫。更关键的,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我们比较自豪的,我们叫低成本制造很可能将来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首先我们低端制造,现在在往东南亚、往墨西哥、印度快速转移,另一方面,我自身的劳动力短缺、成本的急剧上升使我们在这种以人力为主的低成本制造方面的优势,也是越来越不明显了,很可能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要丧失,所以就从两边倒逼着中国快速进行产业升级和换代,就是低端,我们怎么来通过机器人化,实现我们低端的一个持续同时往中高端来发展。”

复杂的国际、国内竞争,给中国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这些压力却给机器人“上岗”创造了机会。对企业来讲,机器人不但能够缓解“招工难”问题,而且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作为中国引进机器人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制造中心总监邓邱伟认为:“越往后面看,人工成本越往上涨,我们(采用机器人)的竞争优势就会越得到体现,我们的竞争优势跟他们拉开很远的时候,整个行业的状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今年4月初,福建卫浴行业邀请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共同研发机器人生产线,计划采用机器人加工、抛光水龙头、生产卫浴产品的零部件。福建五金阀门卫浴水暖行业副会长岑利泽曾经参观过机器人生产线,对此印象深刻。

岑利泽说:“有一次参观高仪公司的生产线,一个阀芯的生产线只有五个机器人。旁边有一家也是兄弟单位在做阀芯的,他是五百多号人。五百多号人一年才做一个多亿的产值,那高仪公司这五个机器人一年可以做十多亿的产值。”

机器人生产,质量有保障、同时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正因为如此,中国大批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引进机器人,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人市场。为了抢夺这一市场,中国已经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3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也重金杀进这一市场,那么,机器人市场到底有多大,前景有多诱人呢?

以每年6000亿元人民币产值的卫浴用品制造行业为例,在成本竞争的压力下,有两万多家卫浴企业都存在购买机器人的需求。福建五金阀门卫浴水暖行业副会长岑利泽算了一笔账,他说:“每家企业,比如说,不要多,买十台机器人,一台机器人六十万(元)好了,就是每家企业买六百万,六百万乘以两万(家企业),这是个什么数字?”

按照这一数字,最终算出的结果是1200亿元人民币,虽然实际需求可能没有这么多,但即使按十分之一算,也将达到120亿元人民币。在巨大市场的诱惑下,一些卫浴企业甚至开始考虑转行,专门为卫浴行业提供机器人设备。而在深圳,国际集装箱巨头――中集集团也已经开始机器人生产线的研发,并希望它能替代20%的员工。

2012年,德国劳动研究所所长克劳斯·齐默尔曼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曾撰文称,机器人“正在见证中国工业战略的重大转变”。许多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或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拐点。

机器人上岗已成为现实,随着机器人大军的日益庞大,越来越多的工作将由机器人取代。这也引发了一种担忧,机器人快速、大量上岗会不会影响到普通人,尤其是那些缺乏专业技能的人的就业?一位女工告诉记者说:“以前我们这里都很多人,现在减少了好多,其他的人调到其它线,也有的就走了呀,现在有感觉好像有马上就要失业的感觉。”

企业家们认为,总体上看,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还在面临用工荒,找工作并不难。而机器人所取代的大多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以及危险的、或对人体有伤害的岗位。

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负责人冯奕强表示,以前焊装车间对汽车某部件进行拼接的时候需要8个人,整个操作的过程相当的繁琐和劳累,有时甚至会因为过度疲劳导致生产事故,但是如今机器人的运用让昔日劳动强度巨大的产业工人变成只需轻轻按动按钮的蓝领工人。

冯奕强说:“将来整个焊装车间,根据我们的产能规划,后期的自动化率会达到90%以上,现在的一些产业工人将来更多的是扮演一种技术蓝领的角色。他们更多的是进行一些设备的维护、点检、保养、品质的一些监控。”

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将颠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分工,由此会出现一些新的工作岗位,社会将增加对机器人技术研发、维修等岗位员工的需求。此外,像创意行业,以及需要彼此之间进行情感沟通的传统服务行业也很难被机器人取代。

在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会从高端产业、特种行业向一些低端产业普及,例如建筑、纺织等。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会把机器人引入日常的生产、加工中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工业机器人取代人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个新的制造业时代已经来临。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