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产PLC市场发展策略
1 引言
自1969年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诞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不仅能够进行逻辑控制,而且在位置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plc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技术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了plc的研究与应用,1974我国首先仿制了美国生产的第二代plc。1977年我国又采用了美国motorola公司的一位机mc14500集成芯片,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plc ,不仅有了批量产品,而且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控制。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plc生产线,建立一些合资企业 ,并开发自己的产品,如天津自动化仪表厂、辽宁无线电二厂等。引进初期的plc主要用于冶金、电力、自动化生产线等较大的设备和系统,后来随着plc价格的不断降低,plc技术开始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中小设备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plc年增长率保持为20%~30%,近年来 ,plc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十分迅速,在自动化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国际plc市场
目前,世界上有plc厂商200多家,各种型号产品几千种。plc产品按地域上分成三个流派,分别是美国产品、欧洲产品、日本产品。美国:a-b(allen-bradly)、ge(generalelectric);欧洲: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法国的te(telemecanique);日本:三菱电机(mitsubishielectric)、欧姆龙(omron)。此外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国内市场上还有韩国、台湾地区等plc产品。
从plc问世至今,一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高速增长态势,在工业控制领域,plc始终处于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plc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ipc(工业pc)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见表1)。现代的plc在功能、网络化、标准化、专业化及开放性上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另外,ipc加软件能实现plc的主要功能,在一些场合能代替plc进行控制,即实现软plc的功能。
2003年全球plc市场销售额超过了60亿美元。今后5年年平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6%,200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5亿美元。美国调查公司arc对中国的plc市场进行调查并发表上述预测 ,2004年plc的销售市场规模。
3 中国plc市场
我国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机械行业80%以上的设备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加入wto后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控制主要以逻辑控制为主,大量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改造也为plc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arc咨询集团近期发布的《中国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展望》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增长迅速,某些行业的增长率甚至达到20%。在未来五年内,中国plc市场的综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4.1%。2003年这一市场为3.7亿美元,预计2008年这一市场还将翻一翻。
由于种种原因,国产品牌的plc在国内plc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中国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plc产品来自国外公司。目前中国plc市场主要厂商为siemens、mitsubishi、omron、rockwell、schneider、ge-fanuc等国际大公司,欧美公司在大、中型PLC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公司在小型plc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公司在小型plc领域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2003年10月,国内媒体开始关于中国plc市场的研究,依据得到的样本分析,初步得出正在使用的众多plc的品牌中 ,西门子、三菱及omron占据绝对的优势,60%左右的用户使用了这些品牌的plc产品,而rockwell/ab、ge-fanuc和富士等品牌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造成这种分布情况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产品覆盖范围
排在最前的三个品牌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系列,用户很容易得到恰当的产品;其他品牌如富士,lg等则以小型和微型产品为主,ge和schneider以中大型产品为主。产品价格范围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a-b拥有出色的技术和全面的产品系列,但是高价格的形象却使部分用户却步。
3.2在中国市场上的历史
西门子、三菱及omron都是在中国市场上传统的供应商,在很多领域占地了先机,相对应的是ge、schneider和lg这些后来者虽然市场快速增长,但是距离先行者仍有一定的差距。
3.3行业分布
某些品牌会侧重于一些行业,如schneider更加注重电力行业,rockwell在冶金行业表现出众。
2004年度plc市场研究报告表明:作为目前国内控制市场上的主流控制器,plc市场的国内参与者在高达31亿的plc市场总需求中,国产plc占有量不到整个市场份额1%,中国大陆plc厂商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在按照i/o数量划分的市场总量中,小型plc(256点以下)的市场巨大,国产plc的市场贡献就在小型plc的市场中。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plc业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内有实力的自动化公司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技术、行业影响和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大力拓展plc业务。目前,国内plc生产厂家有30余家,但目前上市的众多plc产品中,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和名牌产品。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缩小。如无锡信捷、兰州全志等公司生产的微型plc已经比较成熟,有些国产plc(如和利时公司、凯迪恩公司)已经拥有符合iec标准的编程软件、支持了现场总线技术等。面对国际厂商数十年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管理经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国内厂商多数只停留在小批量生产和维系生存的起步阶段,离真正批量生产、市场化经营乃至创建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国产plc的低价优势也正在受到新的挑战。但可喜的是 ,和利时、凯迪恩、德维森等一批国产品牌渐渐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克服资金、研发压力,顶住用户对产品不信任的压力 ,凭借对国内厂商的了解和对市场的把握,国产品牌在近几年内获得了一定的成长。
4问题与对策
4.1国产plc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国产plc在中国plc市场所占份额很小,但只要国内有实力的plc厂商下定决心,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踏踏实实、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在plc领域有所作为。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内企业和国外知名品牌的重大差距还是不可忽略。目前我国国产plc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首先是技术,在国际上plc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多数plc厂家还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PLC产品 ,其中之一就是研发实力不够。虽然资金投入、生产和质量管理等因素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研发投入、研发成果产品化以及生产工艺等。而技术则是贯穿着其中每一个环节,plc核心技术的开发、产品的后续开发、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如何在技术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将是国产品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其次是竞争,由于国内plc市场大部分由外国的产品所占领,大、中型plc产品中,几乎全部由国外几大公司垄断,随着我国使用plc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外几大公司几乎每年都会针对市场推出新的产品 ,一旦用户使用了新的产品后,他们就会逐渐的提高产品市场价格,如果我国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在经济竞争中就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国内plc厂家一定要有自己自主研发的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令人感到高兴的是:2006年11月1日 ,在亚洲国际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具有独立知识
产权的lk大型plc。
最后是市场销售,国内plc的产品宣传、市场开拓,以及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国内plc厂家如和利时,凯迪恩等厂商在这方面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2振兴国产plc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所面临问题,笔者认为我国plc的发展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我国应该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尽快研制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c系列产品 ,plc技术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大量采用it技术,硬件通用化、软件标准化,使得plc的设计和生产不再存在技术壁垒。加之近年来芯片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plc产品已成为可能。国内plc厂家应联合起来组成集团公司,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共同开发各种机电产品 ,如:变频器、伺服系统、人机界面等,大力提高产品可靠性、兼容性,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敢于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 ,只有这样国产plc产品才能在中国的自动化产业市场立足。
(2)继续发挥国内plc应用技术的优势,扩大应用领域。将plc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同时,还要凭借技术和劳动力优势,逐渐融入国际plc的应用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我国应用技术优势形成真正的增值服务,带动相关成套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iec61131-3已经为plc产品建立了世界公认的软件模型,直接采用iec61131-3标准是国内企业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捷径。iec标准充分考虑了plc在应用于各种不同行业时对内部资源的要求,软件模型预留了充足的资源,因此我们的plc产品开发要符合iec61131-3国际标准。
(3)在扩大plc应用范围的同时,在软件集成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集成软件、人机界面软件和应用软件。
(4)在发展小型plc产品方面,必须在集成性、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设计出满足用户不同要求的产品。小型plc产品仍将是市场主流,小型plc是最有可能首先实现国产化的,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小型plc国产化是大势所趋。立足于国内市场,国内plc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快速地为用户专门定制个性化产品。而跨国公司的中国用户很难将这种特殊需求迅速反馈到国外的plc生产厂家促成产品的迅速改进。
(5)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国民信任。国产plc的发展离不开用户的支持,国内plc厂商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plc产品 ,开展相关的plc技术研讨会,产品展示会等,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消除用户的偏见,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不断地完善。同时国内plc厂商应注意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办学,免费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进行国产PLC技术普及。
(6)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对国产plc的发展给予引导,从政策、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政府要对我国现有的几十家国产plc厂商进行整合,组建中国自动化集团公司,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优秀国产plc品牌进行大力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技术开发,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只有这样 ,才能摆脱目前国产plc市场尴尬局面。
5 结束语
采取上述策略后,我国一定能够在plc的应用上率先实现突破,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之中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进而研制、开发、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plc产品。同时国内plc厂商也要正视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虚心向国际大公司学习先进技术和营销理念 ,努力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通过我们不断努力 ,国产plc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自1969年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诞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不仅能够进行逻辑控制,而且在位置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plc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技术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了plc的研究与应用,1974我国首先仿制了美国生产的第二代plc。1977年我国又采用了美国motorola公司的一位机mc14500集成芯片,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plc ,不仅有了批量产品,而且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控制。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plc生产线,建立一些合资企业 ,并开发自己的产品,如天津自动化仪表厂、辽宁无线电二厂等。引进初期的plc主要用于冶金、电力、自动化生产线等较大的设备和系统,后来随着plc价格的不断降低,plc技术开始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中小设备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plc年增长率保持为20%~30%,近年来 ,plc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十分迅速,在自动化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国际plc市场
目前,世界上有plc厂商200多家,各种型号产品几千种。plc产品按地域上分成三个流派,分别是美国产品、欧洲产品、日本产品。美国:a-b(allen-bradly)、ge(generalelectric);欧洲: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法国的te(telemecanique);日本:三菱电机(mitsubishielectric)、欧姆龙(omron)。此外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国内市场上还有韩国、台湾地区等plc产品。
从plc问世至今,一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高速增长态势,在工业控制领域,plc始终处于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plc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ipc(工业pc)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见表1)。现代的plc在功能、网络化、标准化、专业化及开放性上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另外,ipc加软件能实现plc的主要功能,在一些场合能代替plc进行控制,即实现软plc的功能。
2003年全球plc市场销售额超过了60亿美元。今后5年年平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6%,200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5亿美元。美国调查公司arc对中国的plc市场进行调查并发表上述预测 ,2004年plc的销售市场规模。
3 中国plc市场
我国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机械行业80%以上的设备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加入wto后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控制主要以逻辑控制为主,大量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改造也为plc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arc咨询集团近期发布的《中国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展望》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增长迅速,某些行业的增长率甚至达到20%。在未来五年内,中国plc市场的综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4.1%。2003年这一市场为3.7亿美元,预计2008年这一市场还将翻一翻。
由于种种原因,国产品牌的plc在国内plc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中国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plc产品来自国外公司。目前中国plc市场主要厂商为siemens、mitsubishi、omron、rockwell、schneider、ge-fanuc等国际大公司,欧美公司在大、中型PLC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公司在小型plc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公司在小型plc领域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2003年10月,国内媒体开始关于中国plc市场的研究,依据得到的样本分析,初步得出正在使用的众多plc的品牌中 ,西门子、三菱及omron占据绝对的优势,60%左右的用户使用了这些品牌的plc产品,而rockwell/ab、ge-fanuc和富士等品牌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造成这种分布情况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产品覆盖范围
排在最前的三个品牌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系列,用户很容易得到恰当的产品;其他品牌如富士,lg等则以小型和微型产品为主,ge和schneider以中大型产品为主。产品价格范围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a-b拥有出色的技术和全面的产品系列,但是高价格的形象却使部分用户却步。
3.2在中国市场上的历史
西门子、三菱及omron都是在中国市场上传统的供应商,在很多领域占地了先机,相对应的是ge、schneider和lg这些后来者虽然市场快速增长,但是距离先行者仍有一定的差距。
3.3行业分布
某些品牌会侧重于一些行业,如schneider更加注重电力行业,rockwell在冶金行业表现出众。
2004年度plc市场研究报告表明:作为目前国内控制市场上的主流控制器,plc市场的国内参与者在高达31亿的plc市场总需求中,国产plc占有量不到整个市场份额1%,中国大陆plc厂商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在按照i/o数量划分的市场总量中,小型plc(256点以下)的市场巨大,国产plc的市场贡献就在小型plc的市场中。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plc业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内有实力的自动化公司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技术、行业影响和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大力拓展plc业务。目前,国内plc生产厂家有30余家,但目前上市的众多plc产品中,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和名牌产品。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缩小。如无锡信捷、兰州全志等公司生产的微型plc已经比较成熟,有些国产plc(如和利时公司、凯迪恩公司)已经拥有符合iec标准的编程软件、支持了现场总线技术等。面对国际厂商数十年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管理经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国内厂商多数只停留在小批量生产和维系生存的起步阶段,离真正批量生产、市场化经营乃至创建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国产plc的低价优势也正在受到新的挑战。但可喜的是 ,和利时、凯迪恩、德维森等一批国产品牌渐渐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克服资金、研发压力,顶住用户对产品不信任的压力 ,凭借对国内厂商的了解和对市场的把握,国产品牌在近几年内获得了一定的成长。
4问题与对策
4.1国产plc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国产plc在中国plc市场所占份额很小,但只要国内有实力的plc厂商下定决心,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踏踏实实、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在plc领域有所作为。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内企业和国外知名品牌的重大差距还是不可忽略。目前我国国产plc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首先是技术,在国际上plc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多数plc厂家还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PLC产品 ,其中之一就是研发实力不够。虽然资金投入、生产和质量管理等因素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研发投入、研发成果产品化以及生产工艺等。而技术则是贯穿着其中每一个环节,plc核心技术的开发、产品的后续开发、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如何在技术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将是国产品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其次是竞争,由于国内plc市场大部分由外国的产品所占领,大、中型plc产品中,几乎全部由国外几大公司垄断,随着我国使用plc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外几大公司几乎每年都会针对市场推出新的产品 ,一旦用户使用了新的产品后,他们就会逐渐的提高产品市场价格,如果我国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在经济竞争中就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国内plc厂家一定要有自己自主研发的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令人感到高兴的是:2006年11月1日 ,在亚洲国际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具有独立知识
产权的lk大型plc。
最后是市场销售,国内plc的产品宣传、市场开拓,以及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国内plc厂家如和利时,凯迪恩等厂商在这方面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2振兴国产plc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所面临问题,笔者认为我国plc的发展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我国应该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尽快研制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c系列产品 ,plc技术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大量采用it技术,硬件通用化、软件标准化,使得plc的设计和生产不再存在技术壁垒。加之近年来芯片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plc产品已成为可能。国内plc厂家应联合起来组成集团公司,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共同开发各种机电产品 ,如:变频器、伺服系统、人机界面等,大力提高产品可靠性、兼容性,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敢于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 ,只有这样国产plc产品才能在中国的自动化产业市场立足。
(2)继续发挥国内plc应用技术的优势,扩大应用领域。将plc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同时,还要凭借技术和劳动力优势,逐渐融入国际plc的应用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我国应用技术优势形成真正的增值服务,带动相关成套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iec61131-3已经为plc产品建立了世界公认的软件模型,直接采用iec61131-3标准是国内企业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捷径。iec标准充分考虑了plc在应用于各种不同行业时对内部资源的要求,软件模型预留了充足的资源,因此我们的plc产品开发要符合iec61131-3国际标准。
(3)在扩大plc应用范围的同时,在软件集成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集成软件、人机界面软件和应用软件。
(4)在发展小型plc产品方面,必须在集成性、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设计出满足用户不同要求的产品。小型plc产品仍将是市场主流,小型plc是最有可能首先实现国产化的,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小型plc国产化是大势所趋。立足于国内市场,国内plc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快速地为用户专门定制个性化产品。而跨国公司的中国用户很难将这种特殊需求迅速反馈到国外的plc生产厂家促成产品的迅速改进。
(5)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国民信任。国产plc的发展离不开用户的支持,国内plc厂商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plc产品 ,开展相关的plc技术研讨会,产品展示会等,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消除用户的偏见,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不断地完善。同时国内plc厂商应注意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办学,免费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进行国产PLC技术普及。
(6)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对国产plc的发展给予引导,从政策、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政府要对我国现有的几十家国产plc厂商进行整合,组建中国自动化集团公司,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优秀国产plc品牌进行大力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技术开发,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只有这样 ,才能摆脱目前国产plc市场尴尬局面。
5 结束语
采取上述策略后,我国一定能够在plc的应用上率先实现突破,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之中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进而研制、开发、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plc产品。同时国内plc厂商也要正视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虚心向国际大公司学习先进技术和营销理念 ,努力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通过我们不断努力 ,国产plc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