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家段正澄教授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段正澄教授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正澄教授1934年出生,1953年至1957年就读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金属切削机床与工具专业,后留校任教。1957-1985年,任华中工学院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至今,先后任华中科技(理工)大学机械(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段正澄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化加工技术与装备。20世纪60年代至今,他一直在一线与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机械加工自动生产线、数字化加工装备、数字化放疗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在我国自动化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段正澄教授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217篇,三大索引收录78篇;主编《光机电一体化手册》,参编《机械工程手册》,编写教材4本; 获授权专利19项(发明专利5项)。
由于成绩突出,段正澄教授曾先后分别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先进教育工作者,1991年被授于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3年被授于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3年,他任所长的机械学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目前,段正澄教授兼任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湖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机械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接到自己当选院士的消息时,段正澄正在和江苏一家企业开项目研讨会,随后,各方的祝贺电话和短信纷至沓来,但他原定的工作仍照常进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他说。
曾为一个项目埋首30年
75岁的段正澄是第一次申报院士,在这批申报者里,他的年龄最大。
早在此前,他所获得的国家和省级科技奖项已可列成长长的一串。一个项目若少于10年的研究和应用,段正澄绝不会拿去申报。蛰伏时间最长的,是去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汽车发动机数控曲轴磨床”项目,他整整做了30年。从1977年开始,他与孝感的一家企业合作,不断摸索和完善,直到产品卖出一两百台,被23家汽车企业应用并证明技术成熟后,段正澄才申报国家奖。
“做科研,浮躁之风最要不得。尤其是理工科,科研成果必须经过生产实践的长期检验,证明能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说。
永远把团队放在第一位
段正澄几乎不愿谈个人的成果,而是反复强调“团队”二字:“我所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是机械学院教研室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是华中工学院(华中科大前身)第一届本科生,“华工1953年建校时,是由5所高校的机械与动力专业合并的,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合作得非常融洽,我从做学生起便深受这种团队文化的影响。”他说。
1993年,他担任所长时的机械学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学校领导请他提奖励条件,早已是正教授的段正澄,却提出要一个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名额。原来,研究所内一个青年教师的爱人患病,家庭经济困难,虽然其各方面条件已达到晋升标准,但在激烈的职称评审竞争中不一定能保证胜出。段正澄提的这个条件,正是为了帮这位教师解除后顾之忧。
团队,团队,还是团队。即使在院士申报的答辩过程中,段正澄也没有刻意突出个人的学术地位,他始终在讲团队成果。“我完全是说心里话,不管当不当得上院士,我都要感谢大家的支持。”他动情地说。
亲手为学校栽树挑砖
华中科大的师生们,总将段正澄比喻为校园内的一棵法国梧桐树——从该校附属中学西南角往北数的第二棵,那是他当年亲手种下的。
与这棵树一样,他成长在这片土地。19岁时,段正澄考入华中工学院,在当时的南昌分部上了半年课后,就来到尚是一片荒芜的新校园。那时的教室就是将一个大食堂用砖头分成的格子,那边的老师上课,这边的学生听得一清二楚。“于是拼嗓门也成了老师的基本功之一。”他笑着回忆。
栽树、挑砖,师生们一砖一瓦地建起母校。如今仍在使用的东二、东三楼,墙壁里都有他挑过的砖。
如今,一晃50多年过去,段正澄已经是机械制造自动化领域的领队人物之一。喻家山下,他当年栽下的那棵梧桐树,已经有两人合抱之粗。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