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因技术受限 国产工业软件仍处劣势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发布了《2011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616.34亿元,同比增长17.9%,远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长。同时报告预测,未来3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预计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7.46亿元。

  虽然前景很美好,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王威仍表示:“尽管我国工业软件市场成长较快,但由于起步晚、积累少,在大部分工业领域,国外工业软件仍占据统治地位,软件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而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同样让国内工业软件处于竞争劣势。此外,行业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链,产业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刘法旺也表示,目前我国工业软件存在很多隐患,特别是安全隐患。他建议,强化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检查,建立安全可靠性测评标准,做好工业软件安全可靠性保障。

  无标准无核心技术

  工业软件作为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在为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价值,还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国家层面来说,提升工业软件业整体实力,服务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对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软件产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为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我国一直很重视该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支持工业软件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工业软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业软件产品门类已经比较齐全,覆盖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家电、国防、装备行业等多个领域,国产工业软件在某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第一阵营,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王威把工业软件分为五大类,包括产品研发类、生产管理类、生产控制类、协同集成类、嵌入式软件。他认为,在这五类工业软件中,我国都有比较优秀的企业。

  “在产品研发类中,虽然国外有达索、西门子等领军企业,但我国的企业已呈现上升趋势,并已经具备抢占市场的能力;在生产管理类中,国外的SAP和甲骨文是两大巨头,但国内的用友、浪潮、金蝶近年来发展迅猛,与外国巨头已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在生产控制类中,包括浙江中控、和利时、宝信等紧紧将生产自动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嵌入式软件方面,中兴、华为、海尔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同时诸如广州数控、沈阳机床、南瑞、四方继保等这些做核心的工业企业软件的企业也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王威表示。

  与此同时,王威表示,虽然我国在工业软件行业中有拿得出手的企业,但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些核心和关键问题仍存在。“一是在标准方面,我国还没有相关标准被国际认可;二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在高端的航空装备、核电站、石化行业,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仍存在于控制系统中,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王威表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教授表示:“我国很多工业设计的外观没问题,但内部的很多技术仍然做不到,核心技术缺失严重。比如我国给世界各国包括波音和空客都在设计大飞机的外壳,但大飞机的信息平台、控制平台却牢牢控制在西方国家手中;其次是我国的创新能力弱,现在的主导工业产品,包括高端工业产品,相当一部分还是在引进消化国外的基础上往前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