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机械市场持续低迷 三一重工迅速瘦身自保

  近年来一直颇受外界关注的三一重工,近来闹出了裁员30%的风波。虽然公司及时辟谣,一再否认裁员,但江苏国资委称,到6月末,员工人数减少了3000人却是不争的事实。导致三一重工调整人力资源战略的原因之一,是公司陷入了资金困局。

  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沈阳、长沙、昆山等地的三一集团员工集体抵制裁员而引发的围堵人事部门事件愈演愈烈。事件的起因是:90多名上海三一重机的研发工程师因为被告知要转岗到一线车间当钳工、下料工、焊工,齐聚奉贤区四团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求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给个说法。三一重工裁员30%的消息被媒体公布后,其股价加速下跌,目前已经创出近三个月来的新低。

  7月6日晚间,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约见部分媒体并称“员工人数减少主要是由于销售改制等原因导致的。上半年,泵送事业部和起重机事业部全面完成了销售模式的变革,由员工直销全面转向代销,相关子、分公司的员工全部转制成为代理公司的员工。”

  此前有媒体报道,三一重工上海地区有70多位工程师拿到1.5万元赔偿金与集团解除劳动合同。而这1.5万元的赔偿金也是经过仲裁部门的调节才得到的。

  从当初深得员工信赖爱戴到如今的遭到员工围堵离职,三一重工这个曾经把对员工承诺当作企业灵魂、抵抗住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国内知名民企,现在变得多少有些苍白无力了。

  让另外一些职工下定决心离开的,则是三一重工推出的“工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被三一重工的相关负责人描述为是由传统“计件工资制”的多劳多得向“综合工资制”的优劳优得转变,目的是均衡淡旺季工人收入,推动精益制造能力提升。在实施这一方案后,许多人的工资都少了很多。

  三一重工还通过员工转岗方式,致使更多的人离开公司。比如,将研发人员送到一线车间当钳工、下料工、焊工。

三一重工变相裁员

  一些受到影响的职工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裁员,而且还是无成本裁员。

  对于裁员质疑,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称,公司今年在人力资源战略上有较大调整,同时压缩了招聘规模,导致员工人数有小幅下降,但没有大规模裁员。

  三一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监戈峰提供数字显示:截至2011年末,三一集团的员工人数首次达到6万人,而到今年6月30日,员工人数是5.7万人,减少了3000多人。

  三一重工方面称,员工减少主要是由于销售改制等原因导致的。上半年,两部门由员工直销全面转向代销,相关子、分公司的员工全部转制成为代理公司的员工,涉及员工人数超过3000人。

  伤不起的大国机械

  最近,央行一月内两次降息,许多行业调低了增长预期,来自公司层面的预期更差。经济的下行趋势让有的企业感慨“情势比2008年还差”。今年以来,受房地产业调整、工程建设趋缓等因素影响,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低迷。不久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表示,2012年上半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可能出现接近20%的下降。当企业普遍面临高库存重压、价格战和融资难题等严峻挑战时,工程机械行业裁员潮的出现便不足为奇。

  从三一重工裁员事件可以看出,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正在经历着寒冬。三一不是个例,但却是特例,是欲裁员而不欲付出裁员成本的特例。

  虽然三一重工方面随后对裁员事件进行了辟谣,说“这只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公司成长性良好,没有必要大规模裁员。”但业界其实很清楚,目前宏观经济层面,国内房地产调控不放松,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的动作没有出现;国际上,全球经济下滑尚未停止,欧债危机的多米诺骨牌一张张在倒下。如此环境之下,工程机械行业举步维艰的时间还将持续。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工程机械便走下坡路。今年,整个行业周期则处在了U型底部,有些企业已经停产,停产部分占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总产量的20%。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三一30%的裁员应在情理之中。

  股权分置改革曾将三一重工推向发展的高峰,梁稳根成为中国首富则是其20年发展的新高度。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三一这台过度扩张的高速列车不得不“急刹车”。三一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扩张战略,真的到了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在裁员风波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个行业和企业不景气。

  从去年4月份开始,伴随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不景气,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开始出现持续低迷现象,在此前,该行业曾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继前4个月持续下滑之后,今年5月份主要工程机械压路机、装载机、推土机和挖掘机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9.70%、25.77%、29.90%和23.92%。

  市场不景气,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也随之而起,一些企业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销量。

  据了解,以往国内工程机械的销售主要以融资租赁和银行按揭为主,客户需要支付20%~30%的首付,才能提取设备,但是进入今年上半年,不少公司开始以零首付方式销售,在下游企业资金收紧、无法支付余款的情况下,坏账大量增加。

  据报道,根据2012年一季度财报,三一重工实现净利润28亿元,但应收账款达到201.23亿元,是其净利润的7倍以上。

  从经营业绩来看,今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下滑近20%,而国内市场占三一重工主营收入接近90%。业内人士认为,三一重工在目前的环境下,将不得不过苦日子。

  在今年一季度,三一重工的海外业务增长超过6成,成为增长主力,但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原有海外订单完成之后,三一重工可能同样将面临海外扩张的瓶颈。

  需求放缓,让三一重工此前扩张的产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消化,库存增加不可避免,且压力会越来越大。而这也是目前国内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此次裁员是三一重工为此前的快速扩张埋单。但是,市场好时就疯狂扩张,而市场不好时就先拿裁员应对的行事方式有些不负责之嫌。

  中国人力成本急剧上升机械产业危机四伏

  以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这两家最大的竞争对手为例,据两家集团的网站介绍,三一集团实现销售802亿元,集团拥有员工近6万名;而中联重科员工人数近3万人,但2011年其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销售收入竟高达850亿元。

  三一集团在介绍中,直接指出近6万员工是集团总人数。而中联重科则并未明确表示近3万人是否是集团总人数。

  据两家上市公司的2011年年报,三一重工上市公司截至去年年底,总人数为51827人,去年营业收入为507.76亿元;而截至去年年底,中联重科上市公司的人数为28833人,营业收入为463.23亿元。

  从这两组数据看,三一重工的人数要远高于中联重科。据此测算,三一重工去年平均每位员工创造的营业收入为97.97万元,而中联重科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营业收入则高达160.66万元。

  还有一家公司——徐工机械,同样具有很强的对比意义。2011年,徐工机械营业收入为312.57亿元,在职员工总数为16605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位员工创造的营业收入为188.24万元,远远高于三一重工,也高于中联重科。

  “十一五”期间,由于工程机械市场预期很好,各家企业都在大力扩张和“招兵买马”,尤其是三一重工在行业“挖墙脚”出了名,并且这一战术非常有效,尤其是挖掘机领域,市场份额逐渐超过了卡特彼勒、小松、斗山等外资品牌。

  一个从斗山离职的员工告诉本报,过去几年,在工程机械市场非常好的时候,斗山的员工流失非常严重,工作一两年时间就被国内企业挖走了,尤其是三一重工。国内企业由于这几年扩张迅猛,员工数量激增。

  产业危机下巨头瘦身自保

  全球市场需求不旺,国内房地产调控又不放松,作为工程机械这个周期性行业的龙头企业,近来三一重工股价一路下跌,连续创出3个月来新低。

  目前全球经济下滑尚未止跌,欧美经济不振,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经济着陆风险,全球市场需求萎缩。虽然在今年一季度,三一重工的海外业务增长超过6成,但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原有海外订单完成之后,三一重工可能将面临海外扩张的瓶颈。

  本来,面对工程机械市场出现的持续低迷现象,依法裁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企业开源节流、精简结构的有效的措施。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被解雇员工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但由于裁员量大,成本过高,因而越来越多的变相裁员层出不穷。

  况且,三一重工的变相裁员并没有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的问题,反而损害了企业自身形象,也造成企业和员工这样的“双输”结局。

  尽管公司高层接连出面否认,但无论是从行业来说,或是从三一重工自身的业绩来看,其都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双重压力。

  制造商们为了规避现金风险,无奈采取了降价,这无疑将整个机械制造行业进一步拖进泥淖。三一重工副总裁梁林河表示,竞争伙伴6月份价格比5月份至少下降了十万。但作为龙头企业,三一重工表示将从7月起逐步提高部分产品价格。梁林河甚至表示,降价不是良药,只是毒药。不过该举措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

  另外,早在今年年初,三一重工用接近30亿元现金收购德国普斯迈斯特公司,市场就已经开始质疑三一重工的现金流问题。目前,在种种宏观局势及微观决策的多种不利影响下,三一重工出现流动性危机不足为奇。

  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局面下,为了生存,为了巩固原有的市场份额,工程机械行业各企业都在采取透支现金的作法来挽救低迷的市场。

  机械产业或将再度陷入市场低迷期

  三一重工计划募集20亿美元,较上次的33亿美元大幅调低近40%,将于7月16日举行发行前推介,美银美林、花旗、中信国际、工银国际和大摩将负责安排此项交易。因该说如今资本市场低位震荡,上市环境并不是很好,但这可能是三一重工能获得现金的唯一途径。而同行业的中联重工,近期也将采取在美国发行债券的方式缓解现金危机。

  不论是IPO还是发债券,目前应该说可以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们缓解燃眉之急,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并不能改变工程机械行业进入蓝灯区现状。我们看到目前多家券商机构进一步下调了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原因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滑、费用上升。同时,机构资金也在逐步撤离该行业。还以三一重工为例,三一重工一直以来是基金重仓持有的对象。今年一季度共有28只基金持有该股,不过在行业持续低迷的境况下,一些基金也采取了减持的策略。比如在前十大流通股东的8只基金中,有6只都选择了减仓,而昨天资金流出比例也显示,大机构资金在悄然撤离这只股票。

  应该说,如果全球经济形势、国内宏观环境难以发生质的变化,尽管现在是炎热的夏天,但工程机械行业的寒冬还远远没有结束。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