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可派大用场
粘虫造成的危害虽已消除,但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干旱、洪涝等灾害也屡见不鲜。
是什么原因导致农业灾害多发?我国对于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如何?未来农业领域防治自然灾害的重点在哪里?8月29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孙忠富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如何看待这次东北、华北地区暴发的规模空前的虫灾?
孙忠富:大规模暴发病虫害实际上也不是近两年才有。历史上,病虫害本身的发生、发展、规模,包括它的流行,实际上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比方说它每一代的繁殖时间。其自身规律有一个大小年的问题,过几年它必定有一个大暴发,但是发生的程度主要还是与气象有关。
《中国科学报》:关于农作物自然灾害的监测,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孙忠富:做好农作物自然灾害的监测工作有几个层面。一方面是植保站的层面,要有技术人员经常到现场巡视,以及时发现问题。植保站的人力有限,全国这么多种作物,光靠这些人远远不够。所以,另一方面,在自动化的策略层面,要大力推广网络、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空间技术(卫星遥感)在农作物监测过程中的应用。
采用图像、视频等科技监控手段,田地里有虫子马上就能看到,虫害什么时候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前知道,用少的成本实现全面监控。
另外,还应加强对环境变化、气象变化的研究,研究病虫害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在病虫害发生之前提前预测,知道是怎么变化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大致在什么时候发生。
实际上,这些方法有,但怎样大面积地、系统地推广,肯定还有很多问题要研究、完善,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总结。设备的投入、人的投入、人力的成本,都需要综合考量。
《中国科学报》:物联网技术用于农业领域的防灾减灾的进展怎样?前景如何?
孙忠富:我们做的物联网技术最初不是针对病虫害,但是完全可以应用在这方面。之前我们的实验室主要做小麦的苗情研究,从小麦的播种到整个生产过程,长势如何、病虫灾害,我们都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监控它的生产全程。
物联网技术的原理是,我们在全国主要的小麦生产地安放了大量设备,主要是检测气象条件,比如温度、水分、降雨,地下的土壤、水分。未来我们还要监测小麦的营养成分。另外,我们还有图像、视频的系统,监测小麦的长势、长多高、什么时候开始开花吐穗。现在的视频清晰度已经可以发现虫斑、虫子。
光、温、水、气是小麦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掌握这些因素,我们就可以预测小麦的长势、产量。这些来自全国100多个点的监控信息通过网络技术传到数据中心,软件开发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再和农业的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成功开发出小麦苗情远程诊断系统。
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的数据,就可以为政府部门包括农委、农户等提供一些决策的信息。使用这种物联网技术,一方面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实现全天候的检测,24小时获取信息,其信息也是真实、客观、实时、有效的。
当然,这项技术本身还要提高,监控点的布局还需提高密度,但我们在很多关键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突破。
物联网技术,除了可以检测小麦,实际上大豆、水稻等其他作物都可以监测。技术是一样的,平台也是一致的。
《中国科学报》:我国农业系统的防灾减灾重视程度怎样?
孙忠富:从国家的层面来讲,目前在逐步加大投入。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其本身的确是一个受灾害影响多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现代化农业,实际上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本身也是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另外,从大的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一些极端天气出现,比如说一些大的干旱、冰雹,包括病虫害,这些自然灾害应该说有加重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求我们政府部门对防灾减灾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另外,我国农业产量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大,农业灾害的绝对损失也越来越大,不可低估。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中国科学报》:未来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有哪些工作重点?需要注重哪些关键环节?
孙忠富:首先是要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此外,要加强对于技术、财力上的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工程设施。农业的防灾减灾是一个大工程,没有基础设施不行,包括一些抗灾品种的选育,都需要加强。
另外,在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方面,要加强物资储备,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一旦灾害来临,知道该怎么办。从科研的角度来说,要加大科研力度,国家多批准一些防灾减灾的项目,科学家要多研发一些关键技术。
监测、预警、防控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首先是监测手段,你得知道有还是没有灾害,灾害发生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损失,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决定用哪个预案,政府要在这些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