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世代跨界经营
1、机床企业进军机器人产业,背后除了用工荒的促动,还有投有其他原因?
工业机器人能替代目前越来越昂贵的劳动力,同时能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据了解,富士康机器人可以承接生产线精密零件的组装任务,更可替代人工在喷涂、焊接、装配等不良工作环境中工作,并可与数控超精密铁床等工作母机结合制造模具,提高生产效率,替代部分非技术工人。
可以说,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废品率和产品成本,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人误操作带来的残次零件风险等,其带来的一系列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减少人工用量、减少机床损耗、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竟争力等。机器人具有执行各种任务特别是高危任务的能力,平均故障间隔期达60000小时以上,比传统的自动化工艺更加先进。
采用工业机器人还有如下优点:第一,改善劳动条件逐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更强与可控的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第三,提高零件的处理能力与产品质量;第四,消除枯燥无昧的工作节约劳动力;第五。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风险;第六,提高机床;第七,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工作量及降低停产时间和库存;第八,提高企业竟争力。
在面临全球性竞争的形势下,制造商们在利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来帮助生产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一个公司想要获得一个或多个竟争优势,实现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将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有放手段。
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己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来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己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高效率。目前典型的成套装备奋大型轿车壳体冲压自动化系统技术和成套装备、大型机器人车体焊装自动化系统技术和成套装备、电子电器等机器人柔性自动化装配及检测成套技术和装备、机器人发动机、变速箱装配自动化系统技术成套装备以及板材激光拼焊成套装备等。
这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的使用将大大推动其行业的决速发展提升其行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口更为重要的是,工业机器人将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机械自动化、无人化、更高附加值、更创新的制造业。
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各企业面临着重重压力。金融危机以来,依靠传统劳动密集型来维系的“中国制造”已难以为继。在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看来,中国要成为“制造业王国”,成败之举在于把“人口红利”变为“头脑红利”。而工业机器人产业是一个快速成长中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拥有120万员工、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富士康科技集团也在最近宣布,来来三年内富士康将把工厂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增加到100万台,用来取代工人,降低运营成本。可见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已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生力军。
2、机床企业跨入机器人领域,它的优势在哪里?短板有哪些?
工业机器人关键应用在于运动控制,而运动控制则是保证机床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床制造与机器人制造技术关联度非常大。因此,近年来机床企业介入工业机器人制造的热情愈发高涨。
不仅是数控系统制造企业,机床整机企业对机器人领域也是非常香睐,比如大连机床在今年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数控机床展会上就展示了其为中核集团提供的由一台加工中心、双主轴数控车床和一个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加工岛。可以说,大连机床生产的这个柔性加工岛引导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充分诠释了工业自动化的深刻含意和未来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模式。无独有偶,国内机床销售额第一的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也表示,沈阳集团有研制飞阳数控系统的经验,正准备切入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开发工业机器人产品。
技术关联度大、未来可预期的快速增长是促使机床工具制造企业纷纷介入机器人制造领域的两大因素。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百辉分析认为,世界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即将进入喷发期,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已初露端倪。由于统一的国内和国际标淮还未形成,其核心技术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与原有产业和制造系统具有自然的联系,产品的利润空间极大。
机器人制造基础在于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这五项技术。目前做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并不少,优势就在于他们能否提供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