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引来首笔外资 碳交易被低估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芬兰的碳资产管理公司Greenstream已从为中国碳市场建立的减排项目中购买120万吨碳信用。
由于这是中国新兴排放市场机制下的首笔已知外资投资,消息传出便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热议。首笔外资在打响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第一枪的同时,又能否使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获利呢?
延伸阅读:《芬兰Greenstream碳资产管理公司从中国碳市场购买120万碳信用》
外资觊觎中国碳市场
CER是清洁发展机制(CDM)中经核证的减排量。CCER是经国家自愿减排管理机构签发的减排量,为中国核证减排量,即中国的CER。
Greenstream公司购买了大约八个计划的中国经核证减排信用(CCERs),其中大多数是替代燃煤发电厂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额度。公司总顾问KarlUpston-Hooper表示,该公司将在未来六个月至一年时间内将这一数量提高到1200万吨左右,计划将抵消信用出售给面临排放限制的中国公司。
事实上,该公司采取的方式是预售,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购买”。Greenstream公司供职人员徐文林表示,这些减排信用还没有被签发,只是停留在合同中。目前,该公司只是和项目业主约定一个价格然后签订合同,等到所有市场机制都明晰以后,这些项目就可以直接进入批准程序。
徐文林表示,中国国内碳市场将大有所为。2012年10月份公司嗅到了商机,决策层在商业方向上做了重大的调整,未来业务重点着眼中国碳市场,国际市场处于观望状态。
根据中国官方的计划,2020年之前实现以一个全国性交易机制替代目前的七个试行排放交易机制,从而实现2020年之前将本国经济碳密度降低40~45%的目标。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提供的数据,在理想状态下,我国碳交易市场上每年CCER的需求量为7000万~8000万吨。
因此,国际碳商纷纷表示,尽管政策尚不明确,如今在欧洲碳交易市场几乎崩溃的情况下,如果CCER的价格高于CER的价格,他们非常愿意来中国市场做生意。
实际上,早在2005年,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就制定好了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即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融资投资中国的低碳产业,进而为全面股权投资打下扎实基础。此后,这个集团就开始游走在中国大型电力企业之间,运作参与CDM项目、购买CERs,以及对一些CDM项目的前期融资。截至2010年5月,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在中国运作的CDM项目总数超过50个,签约金额达到60亿元人民币。
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粗略估计,目前聚集在国内投资运作碳交易的外资资金量已经超过百亿元人民币。除了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还有包括瑞典碳资产在内的欧美多家碳交易投资资本公司,都在2006年前后进入到了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中国企业通过“卖碳”获得了来自海外企业的资金补助。其中,包括中电投青海金沙峡水电、宁夏银仪风电等13家企业已经拿到现金,总计金额达3亿多元人民币。
碳交易被低估
首笔外资的引进可谓打响了中国碳交易市场,但质疑声同样如影随形:随着外资的不断进驻,中国碳交易市场能否获得应有的利润呢?
有专业人士指出,发改委关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刚刚于3月5日出台,中国7省市试点的碳市场具体操作细节未知、就连一些地方配额分配都还存在利益博弈的情况下,怎么一家外资的公司就能够“购买”到了中国经核证减排信用(CCER)了呢?
据了解,我国7省市碳市场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地方如北京的配额分配工作由于部分企业不满目前分配额度,还与地方发改委处于“论战”之中。因此,我国碳价究竟是多少还是一个谜。
目前有传闻称,国内碳价每吨20元人民币,远高于国际碳市场价格。而且在国内做项目所需成本也会比为国际市场做项目低很多;相比之下,欧洲的碳价由曾经的20欧元/吨跌至0.35欧元/吨左右。
专家表示,中国企业在碳交易上从规模、资金到技术都与外资存在着很大差距,导致了诸多“贱卖”案例的发生。早在2008年,宝钢公司以10欧元/吨的价格向英国瑞碳公司、瑞士信贷集团出售碳排放量,美国国际集团(AIG)以6.5美元/吨的价格向新疆和四川购买碳排放量。而就在荷兰和世界银行[微博]进行碳交易时,碳排放量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3.15欧元/吨。
业内人士表示,这让中国企业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一现状还没有得到重视。由于中国企业对于该领域的了解有限,缺乏相关知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同国际市场的价格相比,中国相关碳排放量交易产品存在严重的价值低估现象。
原文地址:http://www.tangongye.com/news/NewShow.aspx?id=10959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