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行业整合加速 巨头联手争做LED照明市场“弄潮儿”

  近年来,在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下,LED节能环保的概念得到了多国政府的支持和多方的关注,LED产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国际巨头纷纷发力LED照明市场,国内市场低价抢市、无序竞争现象此起彼伏,LED企业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产业格局,而整合也就成为了企业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

  整合既表现为产业链上的整合,也表现为企业间的并购。其间既有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也有兼并收购、弱肉强食。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迅速壮大,已经成为企业抵御风险、提升竞争力的制胜法宝。特别是在当前我国LED产业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先入者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适时进行行业整合既是抢占市场先机的有效捷径,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产业整合风云再起,率先布局以待爆发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我国LED市场迎来了高速的发展时代。面对即将井喷的LED照明市场,通过并购重组、资源整合、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等方式来增强整体实力、占据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许多LED企业的共识。

  进入2013年以来,LED照明企业在上中下游阶段垂直整合、各种资源相互整合趋势越发凸显。随着照明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各大企业纷纷寻找合适资源通过不同途径来实现垂直整合,完成从外延、芯片到封装和应用的产业链布局。

  既2012年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实现强强联合之后,近期,这两大照明巨头又传出新的整合动作。德豪润达8月29日晚间公告称,将与关联方雷士照明共同出资8000万元在广东省惠州市设立一家公司,从事LED封装业务,借此完成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深耕的还有国星光电,近期,公司称将拟募集不超过6.3亿元资金投入国星半导体外延芯片项目(二期)及补充流动资金,再次向上游芯片领域发力。国星光电表示,此次非公开发行,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LED行业“垂直一体化”的业务架构,提高公司封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LED产业的飞速发展,LED照明与其他领域的关联性和协同效应不断增强,LED领域加速整合的步伐也从普通照明开始转向其他特殊照明领域。例如在LED汽车照明领域,同样不乏觊觎者。广州鸿利光电收购佛达信号、得润电子收购天津飞乐汽车照明等案例开始大批涌现,企业开始抢先布局LED差异化照明市场。

  此外,在台湾和大陆两岸之间的兼并整合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据三安光电公告表示,截至8月29日,公司认购台湾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事宜的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手续全部完成。交易完成后,三安光电将持有璨圆光电约19.9%的股份,成为璨圆光电第一大股东。

  据分析,当前LED产业整合现状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增强,通过纵向一体化的整合并购,企业可实现产业整体化布局,在成本和市场竞争中享有整体的优势;另一方面,LED产业向其其他领域开始延伸,通过与汽车照明、农业照明、渔业照明等领域的企业整合,达到企业在细分市场和差异化竞争市场的抢先布局的目的;此外,近期LED行业内跨国并购明显增多。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重要驱动因素是专利和国际市场,LED的专利长期掌握在几大国际巨头手中,特别是芯片环节,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可以绕开专利壁垒,获得国际厂商专利支持,参与国际技术专利体系,获得更大话语权。

  “马太效应”初显,LED产业跨入“大时代”

  随着LED产业的持续发展,行业竞争也随之加剧,业内整合持续深化。种种整合现象的背后则是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因此也导致一批资金实力不强而又缺乏技术等独特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倒下。自2013年以来,业内已经发生多起大型倒闭事件,涉及两岸三地,多为资金断裂、过度使用财务杠杆。也有多起整合并购案,强强联手,优势资源向行业巨头集中速度加快,竞争格局向强者恒强、大者恒大的局面发展,“马太效应”在LED行业中显露无疑。

  虽然今年LED产业需求持续成长,但LED行业仍然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两岸LED小厂纷纷掀起倒闭浪潮,如台湾地区的奇力光电、晶发光电等,而中国大陆则有雄记照明、深圳亿光、雷星光电等;另一方面,LED大厂则动作频频,趁此机会展开整合兼并动作,其中,台湾的晶电、隆达、亿光等厂皆有并购动作,中国大陆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也率先布局,抢占整合先机,LED产业俨然已经跨入“大时代”。

  近期,照明行业巨头阳光照明发布公告称,拟与上游芯片厂家三安光电合资设立福建阳光三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双方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开发市场渠道,联合开发LED新能源、新型照明产品。另外,未来在合资公司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在同等性价比条件下,优先使用或购买双方的产品。三安光电和阳光照明分别是大陆LED上游芯片和下游应用最大的厂商之一。此次战略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实现产业链互补,行业巨头联盟趋势愈发明显。

  此外,LED整合兼并动作已经开始初见成效。在台湾地区,晶电与隆达分别于去年底及今年初完成并购广镓及威力盟,两大并购效益已经于财报上开始显现,晶电第2季业务已由亏转盈,隆达在上半年也获利居于LED业界榜眼,仅次于雷笛克。此外,亿光则通过收购德国灯具厂WOFILeuchtenGmbH来达到扩大照明通路布局,为占领庞大的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近年来由于大量资金的涌入,LED实际上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产能的供过于求已经开始导致多数不具竞争力的LED小企业开始逐步退出市场,因此,拥有成本竞争力的LED产业链龙头企业将因此而具有更大的优势。相关业内人士认为,随着LED产业发展的逐渐深化,质量、成本、品牌、规模已经成为了LED行业竞争的关键。在LED行业洗牌的浪潮中,中国LED行业将逐渐走向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而实力较弱的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上分得到一杯羹。

  群雄并起,共逐LED照明市场

  兼并与整合使得行业内出现大者愈大,强者恒强的局面,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当前LED市场的火热现状,其市场容量,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明显,吸引了各路“英雄”共同“逐鹿”,不难预料,未来LED的竞争将继续上演“春秋战国”之势。

  在“风起云涌”的LED市场中,一部分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开始寻找合适的企业或资源,通过快速整合来提升产能、品质以及成本管控能力,以期突围传统竞争,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超过1.5万家照明企业将因为产能过剩、拿不到更多的订单而被迫走上被兼并整合的道路。”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产业链整合早已暗潮涌动。早在今年6月份的LED产业高峰论坛上,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就表示,LED在未来必定逃脱不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规律,行业整合已经是必然趋势,意识领先的企业将会比最后被动整合的企业赢得更多市场机会。

  “照明渠道的游戏已经结束。”在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看来,LED照明行业整合关键是要拥有终端市场,只有通过渠道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保证企业,尤其是上游芯片和封装企业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因此,通过并购或合并,相比新设渠道,更容易占领市场。

  LED芯片厂家璨圆光电董事长简奉任也预言,接下来还会有更多LED厂商展开整合兼并的步伐,“但这对产业来说是健康的。”简奉任表示。

  在产业格局快速变化的今天,全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大联盟战略的优势一定会越发明显。为了搭建大陆、台、港三地LED产业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的平台,探索两岸三地LED产业合作创新模式,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GSC)在广东首开“两岸三地”的LED创新交流之门,筹建“粤港台LED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广东省科技厅以及GSC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广东、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两岸三地LED产业协同平台资源,势必将全面推动两岸三地LED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两岸三地LED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毕竟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强强联合,提供给市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在上中游产能过剩的状况没有改善之前,兼具中上游优势,同时又具有下游渠道整合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未来的市场竞争会集中在LED终端照明应用领域,但更重要的是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呼应、配合,将上中游的高性价比产品快速推向LED照明企业,并被终端市场消费者所接受。

  纵观整个LED产业发展的历史长河,现在正处于LED照明市场井喷的前期,LED绿色照明将“一触即发”。但成本的考验、规模的考验、品牌的考验、实力的考验仍然始终贯穿整个产业发展历程,在机遇面前,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存法则,LED企业唯有聚集多方资源,打造自身独特的优势,才能引领行业发展,成为行业的“弄潮儿”。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