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龙头失意痛 引整个行业陷入迷思
尽管真明丽的亏损受挫只是个案,但作为在业内负有盛名的江门LED产业龙头、政府巨额补贴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真明丽的失意不禁为整个行业带来阵阵寒意。引人思考的是,江门LED产业的发展是否存在虚假繁荣?
洗牌期现倒闭潮市场前景仍被看好
“近年来,LED产业高速发展,技术、资金、政策都在向LED聚集,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部分企业倒闭、产品质量不高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任何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是LED行业独有的。”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文尚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发展LED产业江门有基础有后劲。”这是2011年江门举办首届光博会时,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对江门的评价。当时的江门对LED产业信心满满,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半导体照明产业还被列入为江门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进行重点培育,被视为江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撑。自2009年以来,江门出台了含金量非常高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MOCVD设备,每台给予800万—1200万元补贴。同时,根据LED产业快速发展的特点以及打造全产业链的需要,江门连续两年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还建成国家LED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
“作为江门最大的龙头企业,拿了最好的地段,最优惠的地价,还领取了这么巨额的补贴,到最后发展成这样,给业内的信心肯定带来一定的打击,也使其他跃跃欲试的后来者心生退意。”江门一LED下游企业对记者如是说。业内人士甚至抨击称,江门应该借此机会,好好地去反省一下之前的扶持政策和补贴发放是否存在问题。
据悉,江门目前上游生产LED芯片外延的大企业,基本上只有真明丽、德力和奥伦德三家。其中,真明丽和奥伦德已进入生产阶段,德力今年订购的10台MOCVD设备目前处于安装调试阶段。因此,江门LED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荔松说,即使真明丽目前状况不太好,但它仍然是行业的巨头。
面对省内各地LED企业的倒闭潮,不少业内人认为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结果。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文尚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出现了暂时性的、部分产业环节的LED产品过剩,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的逐利所决定的,属于很正常的现象。他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调节、资源的整合,一切都会回归正常。
相较之下,尹荔松对江门LED行业发展的前景比较悲观。“现在市场很混乱,产品标准也没有。我认为江门的LED产业链很短,可能很快就没有了。”
林振贤告诉记者:“做我们这个领域,口袋一定要够深,没有钱,技术再好也撑不下去。其次是技术要跟得上,有钱没技术也不行。现在技术升级太快了,不升级就没有竞争力。最后就是人才和管理的问题,管理不善,人才流失,像真明丽一样,人都跑掉了就做不来。”
今年9月份,由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编制的《2013年2季度广东省LED产业运行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广东省LED产业总产值为1251.68亿元,同比增长27.73%,连续四年多来LED产值增长率超20%。分析称,伴随着LED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成熟,未来广东的LED产业发展整体将由过去的爆发式增长向理性增长阶段转变。
本地企业不买本地芯片“江门质量”在低端徘徊
“江门现在上游、中游、下游都有,但70%—80%都在下游,上游这块比如芯片、外延片比较弱。虽然产业链已比较完善,但是很多企业不用本地上游企业的LED灯珠产品。他们大多用台湾的产品,因为性能价格比最好。”广东华南半导体光电研究院院长、总经理幸芦笙如是说。
自2009年以来,在省和地方政策的强力刺激下,江门的绿色光源产值实现了成倍的增长。据统计,2009年时只有100多家企业,95亿产值,属起步状态;发展到2012年,从事LED的生产企业增加到300多家,产值已超过190亿元,增长超过100%;2013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江门市与LED相关的企业更是多达1000家,已形成了“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的完备产业链。
广东聚科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俊华也感觉江门LED企业的数量扩张十分迅猛:“2010年我们落户高新区时,那里的LED制造型企业还不到10家,短短几年时间,现在已经超过了500家。”
经常跟业内公司交流,了解他们技术需求的幸芦笙指出,目前江门LED企业还是以小微企业为主,一般20—30人的企业多。“江门和中山的LED产品同走低端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小有名气,常州、义乌都是在江门、中山一带拿货。但江门产品的质量普遍反映比古镇质量好,价格高20%—30%。”
他还将江门跟珠三角其他城市作了对比:“深圳、东莞、广州侧重高端市场,比如各地政府做的市政亮化工程,一般要求有资质,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要求是标杆企业和上市公司,江门哪里有?”他指出,江门现在最要命的是缺乏好的龙头企业,很多企业都是替人家贴牌生产,专注于发展室内照明,而室外路灯等公共照明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据了解,之前江门LED企业在市政订单的抢夺中屡屡失之交臂,原因可从上述所指出的行业现状略知一二。
对于江门部分LED产品的质量不佳的问题,林振贤分析,原因还是在于成本太高,出来的价格不受市场欢迎,所以只能缩减成本,降低质量要求,把产品卖出去,哪怕产品寿命只有一两年。
据悉,目前LED产业还没有一个明确、专门的行业标准,各个厂家只能按照自己的标准生产,市场较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此,林振贤认为跟产业的更新换代太快有关。“因为行业的品质越来越好,技术的提升很快,每半年就到一个档次,今天讨论了一个标准,半年后就不适用了,标准出来以后很快就会落伍。”他还指出,即使标准定出来了,但是如果成本太高,价钱不能到达大家可以接受的程度,也是没有太大意义。
“国内LED产品同质化很成问题,让消费者看不清楚,外形看都一样,只能比较价钱。”幸芦笙认为,LED企业陷入价格战恶斗,很重要的原因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够。“问题在于小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市场上抄袭厉害,同质化严重。目前LED竞争是创新和成本的结合。既要有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创造出新的技术,但也要适应市场,要有低成本能力。政府应加大力度扶持公共研发平台,让广大中小企业受益。”
基础配套和税收成产业提速障碍
在江门,绿色光源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一起被列为三大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可谓不遗余力。除了之前对购买LED关键设备MOCVD每台给予800万—1200万元补贴,连续两年每年安排1.5亿专项资金以外,今年更是出台新政,将扶持重点由上游外延芯片向下游封装应用转移,扶持范围扩大到全产业链,并对吸引重大项目方面新增“一企一策”优惠政策,新增对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公共技术、设计平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然而,江门LED产业的发展依然不算十分令人满意,缺乏有竞争力的优质龙头企业。“症结还是在于没钱,政府财政有限,很多该办的事没办好。”高新区某LED企业副总经理跟记者如是说,“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远远跟不上,在发电方面,虽然我们有十台设备,但是却不能同时投入使用,电力供给只能开动5台。要开动十台的话,企业就得自己拉线。”他认为,企业自己投入1500万到2000万元的成本,去拉好几公里的电线,是个沉重的负担。后来,高新区提出要建个变电站,离公司也比较近,该企业得到消息后,感觉很振奋。“但实质上却迟迟未能动工,本来说好是一年后建的。我们后来去找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得到的解释是目前只有你们一家用电单位,建起来不划算,等公司多起来再建。一直催,目前也还没有确定的时间表。”
除了电力供应不能满足要求,该公司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由于高新区的污水管网建设尚未完成,公司得自己投入近800万元处理污水。据悉,高新区及江海区的污水管网工程计划2014年建成。但是该公司表示,由于生产需要,估计园区的污水管道建设等不了了之,只能自己承担建设费用。
除了园区基础建设配套落后以外,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江门税收返还政策不够周边地市优惠,他举了个例子,比如你在高新区买了100亩地做厂房,按红线图收土地物业税,一平方米4元/年,一直收10年,算下来是笔不小的数目。“但惠州返还80%,中山返还100%,而江门没有返还。过来办厂,买100亩地就要交100多万元税,企业负担大,比较艰难。”
高新区一家制造超大功率LED照明应用产品的公司总经理则告诉记者,希望江门市政府的政策和配套方面能多参照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做法,做得更实在一些,尤其是在公共照明的市政订单招标时,能更多考虑江门有资质的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产能过剩
都是补贴惹的祸?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重视和庞大的公共照明市场和民用市场需求,LED产业成为各路资本的宠儿,热钱不断涌入,其中也不乏被政府巨额补贴和优惠政策吸引而来的投机者。
“这个产业特别的热。包括江西、安徽、湖北都搞了工业园。这个产业肯定会过剩,但产业市场大。看谁能有竞争力,能活下来。”幸芦笙如是说。
林振贤也认为,“现在还是过剩,无论上中下游,或多或少都存在过剩。上游过剩比较厉害,盲目投资严重,这也跟政府的补贴有关。太多人来做了,各行各业都涌进来,无论懂不懂行的,都吸引过来了。”
因此业内也有声音指出,政府投了这么多钱,但是缺乏管理。“如果把这些钱全部集中起来,由一个机构或专人来统一进行规划和管理,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许现在进步会更大更快,大家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虽然政府过度补贴或不当补贴会引来产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但林振贤认为,政府的干预是把双刃剑,“至少在MO设备的数量上,对LED的投资上,还有人才的拥有量来说,政府这样引导,本来要花10年才能达到的地步,我们花三四年就可以实现了”。
靠市场还是靠市长
江门LED行业路在何方?
“企业是盈利机构,利润应该来自市场,而不是来自于市长”,与真明丽同位于共和镇的另一家大型照明企业老总如是告诉记者,立场鲜明地反对政府补贴政策。这样的观点在业内甚至引发共鸣,与近年来民间资本的急剧涌入、江门LED产业良莠不齐局面形成一种因果对应。而对真明丽目前的困境,很多受访企业主并没有流露出同情,个别甚至觊觎其身后可能出现的机遇。
真明丽若真败走,江门的LED产业会否因此一蹶不振?“这个产业没问题,明年肯定大幅度增长,后年是收割期。”幸芦笙认为,虽然真明丽在江门受挫、整个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但业界对LED产业的前景还是很有信心。目前,不少企业都在做准备,准备扩大产能、开拓市场。而政府需要做的,是做适当引导,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这一乐观表态,并非是为了“安抚”江门LED产业,而是因为LED产业背后强烈的市场需求。根据《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广东将在3年内普及LED公用照明。这种全新概念的固态光源不仅更加节能、环保、长寿,而且将带动相关产业爆发性增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广东将可实现LED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按照《方案》要求,从实施之日起,道路、公共场所、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财政或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的照明工程领域,一律采用LED路灯、庭院灯和景观灯等照明产品;原有使用的非LED照明产品,在3年内即到2014年底前实施分期分批改造完成。
在市场前景看好之下,不少还在LED产业坚持的中小型企业,普遍期望得到政府更强力的支持。不过,尹荔松对此持不同意见,“扬州最早不支持,深圳也是明确不支持,江门还有支持的必要么?完全是市场化运行就可以了。我觉得政府这两年支持还可以,但两年后应该完全要市场化运作,政府过多干预没有必要,江门已经支持得够多的了。”
尹荔松认为,如果确实需要补贴的话,政府最开始支持上游,买设备,后面支持中游,封装这一块。接下来应该支持下游应用这一块。“譬如这个灯是20元,它在我这里买,政府出一半钱,自己掏10元。但这个的话,要控制好量的问题,譬如每户补贴不超过10盏灯,支持江门的企业和用户,这样来操作。譬如江门的路灯市政订单,应该优先考虑江门的LED企业,但是结果并不是这样。”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