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正引进机器人助生产
杨建东是一名中国的圣诞“小精灵”,“分管”玩具和小物件。在华南汕头,39岁的杨经营着一家工厂,他们和其他数千家中国工厂生产的玩具很快会出现在我们的圣诞树下。
今年杨最喜欢的玩具是一款源自《阿凡达》的遥控无人战机。无人机撞到墙上时,杨笑着说:“没问题,它们很结实。”杨的工厂有数百名工人:既有将头发染成黄色的小伙子,也有身着绒裤的老阿姨和工作勤快的年轻女性。仓库内是一箱箱即将发往国外的玩具。杨说最近的玩具丑闻反而对其业务有利,“我们给客户写信,让他们知道我们没任何问题。如今更多(西方)买家正转向我们这些值得信赖的公司。”
对于中国制造业,存在两种普遍看法。一是中国工厂仅生产廉价的劣质品。二是它们类似于狄更斯笔下的“济贫院”。然而,尽管中国确实存在肮脏且污染严重的小厂,但它们正逐渐被杨经营的这种先进企业挤出市场。
杨的工厂设有为工人授课的“商学院”、任何人都可在午餐时间弹奏的大钢琴、为工人们放松的迷你农场及研发部门等。其他一些中国工厂更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建有足球场,还减少工作时间并引进机器人辅助生产。
这些变化背后是消费者的施压。“10年前”,杨说,“只要能提供低价产品,外商就可能选择你。如今他们首先会检查你是否有安全认证。每次完成此类验证都需要大量成本。”该厂管理人员认为,多年来提供廉价玩具的小厂商将很快“碰壁”。“1985年至2000年是玩具业的黄金时期,此后一直走下坡路”,香港玩具商戴夫·凯夫说,“先是欧盟要求完成所有验证……然后是中国政府决定为工人涨工资。更大问题是中国工人们不愿再从事这类工作。”他认为未来10年玩具价格或将翻番,“对传统玩具而言,未来四五年并不看好。但若花时间进行创新,仍有巨额市场。”
在杨的工厂,杨和管理人员正在摆弄装有摄像头的遥控直升机和汽车,“我们从未停止发明新品种,并正将技术应用到许多产品上。”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