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施耐德电气抢“智慧工厂”先机发力食品等七行业


近日,在“2015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工信部的消息显示,“中国制造2025”已经制定“1+11”的文件支撑体系,其中的“11”个文件,包括五大工程落实方案、四个专项规划和两个三年行动计划。而五大工程第一项即为智能制造工程。

这标志着,从2015年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到如今渐成政策支撑体系,中国制造业由“智慧工厂”到“智能制造”的改造路径,已然明晰。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基数低、行业差异大,未来五年智能化投资将加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达14000亿元,未来五年的市场增量近万亿元,复合增速21%。

申万宏源分析师陈超认为,未来,两类企业将分享中国“智慧工厂”市场蛋糕:一类是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其有望借助对工艺流程的掌握,实现从生产线自动化到上层集成平台的全面布局,实现对“智慧工厂”的切入;一类是软件供应商,其有望利用工业客户资源和品牌效应,自下而上切入智慧工厂总包市场。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全球巨头——施耐德电气无疑是前者。来自施耐德电气方面的信息显示,该公司主要在食品饮料与生命科学、水和废水处理、石油石化天然气、钢铁与冶金、矿山建材、智慧城市等七大领域,发力切入中国“智慧工厂”市场。

“在‘智慧工厂’这个说法中,智慧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智慧工厂’的建设就是让涉及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自行思考’,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耗。”施耐德电气食品饮料行业全球业务总裁MikeJamieson认为,从“智慧工厂”到智能制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中国对“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的关注,将使中国在此轮全球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成为引领者。

业内专家表示,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年增长率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但增速下滑已非常明显;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未来几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仍将保持在两位数。

但由于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行业安全标准备受指责,因此新《食品安全法》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医疗器械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亦即新版GMP认证)也将于2015年12月31日开始实施。在这些新法规中,促进产业转型、实现节能增效、落实食品和药品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比如,施耐德电气近日在厦门举办的“2015食品饮料与生命科学行业创新峰会”,参会的汇源果汁高管就表示,“目前果汁市场增长缓慢,如何在行业寒冬中逆势增长是企业关注的重点,缩减生产成本、降低单位能耗、打造智慧工厂就是企业寻求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一位专家认为,新版GMP认证要求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建立可追溯的生产体系,将为我国生命科学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提供良好政策基础。

MikeJamieson也指出,在当前全球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食品饮料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供应链体系越来越复杂,但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因此,实现安全高效、可追溯并且可持续的发展运营,将成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共同诉求。

施耐德电气食品饮料与生命科学行业总监何晓柯提出,“中国食品药品制造工业已经进入换挡降速、利润放缓的新常态,中国食品药品工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失位,正在迫使整个行业开始修复、调整、升级。”

既然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那么,中国食品、饮料、药品领域的生产企业应该如何在产业转型的大潮中完成“智慧工厂”的升级改造呢?“智慧工厂”等同于时下被“爆炒”的“机器换人”吗?

据介绍,施耐德电气倡导的从“智慧工厂”到“智能制造”的升级改造,并非一步到位,“‘智慧工厂’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从自动化的角度来说,应该先实现单机自动化,再考虑连接自动化、车间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然后才轮到‘智慧工厂’,最后才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长期努力的方向,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实现的。”

MikeJamieson表示,目前,在国外,机器人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包装和物料搬运等环节,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而言,其生产流程并不像汽车制造行业那样具有连续性,一些生产环节无法由机器人完成,正因为此,施耐德电气提出了“泛智慧”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上层软件产品、咨询服务等,同时加上机器人应用,从而提升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何晓柯认为,“在互联?+时代,IT技术和大数据服务手段的紧密结合,可以让‘智能制造’真正运用到企业生产和运营中。”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可以借助集成化、一体化、统一化的管理平台和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帮助食品、饮料、医药企业实现“智慧工厂”的升级改造。

正如陈超所言,作为自动化领域的全球巨头,施耐德电气借助对工艺流程的掌握,早已实现从生产线自动化到上层集成平台的全面布局,进而通过一个个成功案例,在食品饮料、智慧城市等各个重点行业,实现了对中国“智慧工厂”市场的快速切入。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