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质量是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我国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就必须把质量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并将制造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提升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结合起来,让我国制造业发展有了可衡量的质量标准和规矩,使得《中国制造2025》——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更切合国家发展和人民现实需求。可以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制造业质量标准化,一方面推动我国的质量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另一方面也是向市场做出“硬承诺”,显示了国家追求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意志。
在《中国制造2025》中,我国提出了制造业发展战略目标,计划在一些关键领域和行业取得突破。对于有过“四大发明”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这一规划并非海市蜃楼,而是具有现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自说自话,就必须给世界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质量标准体系,就如常务会议所部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如果说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立规,那么质量提升规划,则是将所立的规矩变为现实行动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关键,因为每一个零部件的操作都需要人来完成,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对质量的精益求精,是决定质量规划、质量标准转化为高质量产品的关键。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群众欢迎的产品,坚决淘汰不达标产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工匠精神,其实也是西方“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核心内涵。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用来描述实现质量改进的目标和过程。西格玛是统计员用的希腊字母,指标准偏差。六西格玛是换算为百万分之3.4的错误/缺陷率的流程变化(六个标准偏差)尺度。一般企业的产品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如果企业达到6西格玛,就意味着几近完美地达到顾客要求,也就是说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有3.4个瑕疵。“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这一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是工匠精神落地的抓手,也是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保障。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布局制造业质量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让国内外清晰看到我国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步伐,这对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