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装置在线智能诊断及采集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由中国电科院承担的“计量装置在线智能诊断及采集系统运行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在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面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规划,要求以省电力公司为单位实现所有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建设,系统中涉及的计量和采集设备数量增多,保障这些设备的运行稳定成为各级电力管理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而此次通过验收的计量装置在线智能诊断及采集系统运行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即在满足新形势下公司智能电能表推广应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出现的新需求,突破技术瓶颈,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服务需求问题,进一步适应“大营销”体系建设。
中国电科院积极开展计量装置在线智能诊断及采集系统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研究,将卫星共视技术应用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网络不对称系数最优估算技术的延时测量模型,建立了公司系统最高时钟标准和时间频率量值溯源体系。
为提高智能电能表软件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该项目制定了智能电能表软件可靠性代码级测试方法,并研制了智能电能表软件测试云服务系统;引入基于非对称密码技术的数字证书认证机制,制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优化策略,设计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传输通信协议,降低采集终端大规模升级的频度,提高采集终端软件的稳定性和采集系统通信效率,并形成了《时间频率计量标准校准规范》《智能电能表检测装置软件设计技术规范》《基于对象模型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等技术标准和相关知识产权。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公司系统内27个省电力公司广泛应用,发现并处理现场运行问题7类29种共计200余万项。以安徽省为例,该项目通过监测安徽省15个厂站、12万个专变、18万个台区共2300万户客户,发现并处理计量异常23862项、用电异常22972项。
该项目解决了无线公网通信网络延时的不对称问题,提高了采集系统对时准确度,减少了智能电能表现场运行批量故障,减小了现场运行终端的功能冗余度,实现了计量装置及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大幅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靠性,保障实时获取用电大数据,有效支撑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的实施,并指导客户科学合理用电,实现削峰填谷。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