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谈智能制造任务:盯住“四基” 夯实根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在具体措施中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制造业正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工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是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业强基战略推进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10年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夯实基础、缩小差距,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产品竞争力。
辛国斌说,2017年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选择20项左右核心基础零部件、15项左右关键基础材料、10项左右先进基础工艺,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在工程机械高压油泵、控制器、IGBT器件等领域,开展“一条龙”应用计划;修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建成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指导地方、企业加大工业基础投入。
“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战略咨询委主任路甬祥说。
在《中国制造2025》中,工业强基被列为核心任务之一。2013年以来,我国共安排了276个工业强基项目,总投资423亿元,国家财政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一批“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是,我国工业“四基”能力仍然薄弱,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坦言,当前我国制造业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比如集成电路、发动机、高端工程机械用的高压棒等,都是整机的心脏。强化工业基础才能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去掉空壳化的局面。
“我国发展制造业存在着‘重主机轻零部件’的问题。”屈贤明说,比如部分省份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没有把有特色、有优势的核心零部件列入发展重点。同时,我国从事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研发和生产的特精尖企业群还没有成长起来,产品质量和品牌还难以与国外的产品抗衡。
“要培养一大批专精特新的小企业,这些企业要专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活力,独立于主机厂之外。”屈贤明说,重点领域的“一揽子”计划是要选定一个重点产业,集中各方面优势力量,对其核心基础元器件和工艺进行开发和产业化;重点产品的“一条龙”计划是要把中央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相结合,对重点产品按“一条龙”解决方案进行重点布局,由专精特新零部件企业牵头,以联合体的形式走入科研院所,让设计、材料、工艺、制造装备、实验检测装备等企业进行联合公关,实现产业化,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
针对“四基”中提到的先进基础工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建议,首先要建设一批独立、非营利性为目的,能为跨行业或全行业服务的先进基础工艺创新研究中心;第二,基础工艺研发要和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第三,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的积极性,组建联盟,分工合作,协同创新;第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推动出台既符合市场规律和规则又能有效支持“四基”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构建投资基金、信贷保险、资本市场等多层级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在应用推广上,建立一批上下游合作紧密、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型产业组织,加快形成有效协调的“四基”产业链。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