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物联网的经济意义堪比工业革命
有数据显示,——在未来四十年全球能源供应领域,能耗将增加50%。未来25年内,电力的消耗将会增加80%。与此同时,在全球能耗增加50%的情况下,要想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就必须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3倍,才能达到目标。在亟待通过新技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产能的能源和电力行业中,物联网技术正发挥重要作用,以应对上述挑战。
在实现能源管理和自动化转型的挑战中,如果善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可以使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信息技术)和OT(Operational Technology,指运营技术)合二为一。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认为,物联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堪比工业革命、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将极大推动社会创新与繁荣,引发新一轮企业数字化转型。到2020年,物联网技术将成为大型企业和机构的重要商业工具。而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委员会成员 Prith Banerjee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生产最好的‘物’。到了新的时代,我们就把这些‘物’连接起来,成为互联互通的产品。”
作为一家老牌能效管理企业的研发体系负责人,Prith Banerjee 负责推动施耐德电气全球创新和技术差异化,协调公司五大业务的跨部门研发工作,管理着占集团营收5%的研发经费。
施耐德电气通过融合IT与OT技术,实现能源使用和自动化过程的全面优化,以达到能效目标,构建创新的生态环境。目前,施耐德电气分布在全球的研发机构正基于物联网,就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与合作伙伴开展创新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创新。至于在这样的研究体系如何能更好地服务物联网创新,Prith Banerjee表示,施耐德电气的研发中心已搭建统一的平台架构,不仅与英特尔、微软等企业携手,还与风险投资和行业内的创新企业合作,并和大学合作开发和引进新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无疑将成为施耐德电气重要的研发方向。“物联网就是施耐德电气的未来。” Prith Banerjee认为,“对于施耐德电气而言,我们看到了未来发展趋势——IT与OT的融合,这也将促成施耐德电气的转型。”在这样的过程中,研发体系最大的挑战不仅来自于人才结构的更新,还在于如何赋予研发团队新的能力实现交叉整合资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施耐德电气在2016年宣布推出其新一代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推动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区域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各个层面的创新。
EcoStruxure构建在施耐德电气长期占据市场领导地位的产品与系统之上,主要针对四大终端市场,分别是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和电网,提供智能的互联互通的产品,比如传感器、中低压断路器、变频器等。通过从这些设备上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对企业运营有价值的信息并助以商业决策的实施,这可以形成一个完整循环,实现可互操作的、基于云端或现场客户端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的组合。
简单而言,在没有联网之前,如果一个断路器发现故障,维修人员需要打开配电柜进行各种操作,十分危险。在联网之后,他只需在移动端上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当智能断路器得以广泛应用,那么一所医院或者一个机场的用电管理,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预测,而且可以未雨绸缪地采取预防措施,使电力供应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之所以需要这些前瞻性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不仅源于施耐德电气对于未来能源困境的应对——通过包括EcoStruxure在内的全面创新的技术平台和架构,不仅能够融合IT/OT技术,无缝的、大规模地实施基于物联网解决方案,也有助于施耐德电气将自动化、能源管理领域深厚的历史积淀、领先的专业知识与数据驱动的计量及分析技术相结合,重新定义能源领域的物联网平台。
一方面,通过物联网将IT和OT两者融合起来的方式,可形成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各国应对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社会和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能源领域电气化、数字化、低碳化和分散化的发展趋势,这一传统行业将通过物联网这样的新技术再造应用体验。
作为施耐德电气在物联网大趋势下迈出的关键一步,EcoStruxure充分体现出施耐德电?等传统能源管理和电气制造商对业务模式所做的革新,同时也显示出物联网技术对于改变旧有模式的巨大应用空间。
事实上,该平台的雏形2007年就已提出,但当时只是一个梦想和愿景,如今,该平台解决方案已具有新的涵义——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服务创新——善用物联网技术,也使电力产业的生产模式尤其是应用层面的创新得以实现,使得能源电力管理运维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成为可能。
Prith Banerjee表示,“施耐德电气所有的技术都将围绕物联网展开。这些创新将用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假以时日,这些解决方案将最大化提升用户企业整体运营的价值、绩效、可靠性与效率,帮助客户实现最大化的物联网价值。” 目前,施耐德电气尤其注重对软件、分析和服务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资。
访谈:
记者: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技术,施耐德电气的研发部门需要怎样面向物联网时代的需求进行创新?
Prith Banerjee:你说的完全正确,物联网技术确实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几股不同技术的潮流汇集在一起,共同促成了物联网的一场革命。比如前面提到的传感器很早就有,但是之前价格很高,要上百美金,现在只要一美元甚至几十美分就可以买到。之前的能耗高达上百瓦,现在却到了微瓦的层面。 还有计算能力,像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都提供非常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现在海量存储成本也在急剧下降。此外,分析成本现在的进步也非常快。
我们持开放的创新态度。施耐德电气的研发与创新企业、初创企业、风险投资企业合作,也和比如说英特尔、微软等公司合作,还和清华、香港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大学进行合作,通过这些开放合作引进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记者:哪些新技术已经纳入到了施耐德电气未来的研发计划?
Prith Banerjee:对于施耐德电气来说,物联网就是公司的未来。此前,施耐德电气的每个部门都有一个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路线图。从去年开始,公司决定由研发部门牵头来成立统一的中央物联网平台。公司五大业务部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要接入这个中央平台。当然,在此之前,有一些部门已经有自己的物联网平台了,现在我们做的工作就是要统一这些平台的架构,把它们之前的产品、解决方案迁移到这个新的平台上。
记者:物联网时代需要研发部门具有哪些新的能力,哪些趋势是施耐德电气关注的?
Prith Banerjee:你这个问题非常好。物联网技术、互联互通、IT和OT的融合是施耐德电气面临的机遇。至于研发需要怎样的新能力和新人才,传统上施耐德电气的研发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电气行业。现在我们看到新的趋势与方向,更多是聚集在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去大学或者有相关研究领域、课程的机构招聘新人。我们在全球有40个研发地点,主要有五大中心,即法国、美国、中国、印度和墨西哥。其中中国的研发中心集中在上海,深圳和西安。
记者:每一次能效提高需要确保代价和成本不会提高,在这个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Prith Banerjee:我们未来希望提供“基于结果的服务”。例如提升一栋现有大楼的能效,需要改造和投入。数据显示,在楼宇领域,高达82%的能效潜能未被发掘。通过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至少能够提升30%的能效,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楼宇的运营成本。
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是,中国、印度、德国和美国的政府领导都提出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的较高期望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像3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如果不通过物联网技术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物联网领域,施耐德电气大有可为。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