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新型工业化引领辽宁省转型之路

  2017年底,在南京举行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由沈阳机床集团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政府共同打造的全球首个“5D智造谷”项目正式揭牌。未来这里将建成具有中国智能制造特色的“工业小镇”。

  “过去我们是卖机床,现在我们卖的是解决方案。”沈阳机床集团相关负责人说。“5D智造谷”是沈阳机床集团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的重要一步。

  工业是沈阳经济区的“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五市工业经济总量占全省四成以上,沈阳经济区工业的转型升级对我省工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对五市工业发展也提出明确要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沈阳经济区,在沈阳市的辐射带动下,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协同推进,传统产业由大变强,新兴产业聚集发展,“中国制造2025”建设成果显着。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沈阳经济区对全省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在显现。

  传统产业由大变强

  1月5日,在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组装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这里正在生产出口印度尼西亚的轨道车。

  据了解,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出口印度尼西亚的订单是专供今年雅加达亚运会的观光专用车,这笔订单弥补了沈阳市轨道车辆制造行业的空白。公司负责人介绍,2018年,预计轨道车辆的国外订单可达1000辆。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传统产业,也是沈阳经济区的支柱产业。以前,这里的产品“原”字号、“初”字号较多,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今,这种局面正在改变,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沈阳经济区五市内,一大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正在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在抚顺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从公司的产品展室到实验室,再到生产车间,新产品种类让人目不暇接。

  这家专门生产应急救援救生设备等产品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智能化的设计,研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广泛应用于消防、航空航天、船舶及军工市场等领域。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抚运安仪每百人拥有专利78项,每百人拥有发明专利4.5项,企业科技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不间断的技术研发,带动企业不断做强。10年前,企业一年产值不足千万元,如今一笔合同的金额就达到三四千万元,这就是转型升级释放出的强大力量。

  面向市场,走转型升级之路,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记者在沈阳经济区五市调查采访中发现,那些具有成长性的企业,无一例外都在走转型升级之路。

  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中明确,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轨道交通、原材料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如今,在沈阳经济区五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已经打牢。通过推进国企改制、完善创新体系、促进两化融合、产业集聚化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沈阳经济区初步实现了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以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带动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日益形成共识,正在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在传统产业由大变强的同时,新兴产业也正在沈阳经济区五市不断聚集发展力量。

  位于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辽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几名技术人员正在专注地做实验并采集数据。5年时间里,他们积累了7项专利技术,部分技术专利已进行了成果转化。

  辽宁中科生物总经理徐亚东告诉记者,公司已研发出可彻底去除农药残留的可降解酶产品,他们对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辽宁中科生物并非个案,在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是企业离不开的中心话题。中科院院士贺林与盛京医院共建的医学实验室已正式启动;辽宁药联等10家企业的23个品种进入三期临床或等待监管审核;上海绿谷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这里,地区、省级创新平台已增加至13个。

  致力于发展新兴产业,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可观的回报,而且给地方财政带来新的增长力量。以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家药企为例,公司仅180余人,年产值超过3亿元,人均产值超过160万元,人均纳税近17万元。

  在沈阳,优化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布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仅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有46家机器人企业,2017年重点推进机器人项目达30个;在沈阳IC装备产业园内,一些生产集成电路的企业必须24小时连轴转,才能满足源源不断的生产订单。

  鞍山在推动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升级的同时,加快以激光、高端阀门、精细化工、健康制造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此外,抚顺的新材料和新能源装备、辽阳的芳烃精细化工等都已初具规模,正朝着集群化发展的目标迈进。

  “中国制造2025”示范升级

  1月4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沈阳普祺智能工厂有限公司车间的各条生产线上,智能机床、智能机器人成为生产的主要力量。技术工人只需摁一下电钮或输入一组指令,智能制造设备就会自动完成模具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据了解,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以来,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预计2017年总产值可达88亿元,同比增长21%。

  2015年,中德装备园挂牌成立,“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这里交汇融合。截至目前,园区已推进重点项目298个,其中落地151个,2017年前10个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32.4亿元,同比增长69.1%。

  中德装备园是沈阳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一面“旗帜”。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对沈阳市提出了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任务,这对于沈阳市尤其是中德装备园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中德装备园正处于建设的关键期。如何完成好国家、省市交给我们的使命,建设发展好中德装备园,一直是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忠孝说。

  通过实践探索,沈阳市及中德装备园的决策者们认识到,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区,中德装备园要追求项目高端化,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率,而是要肩负国家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根据这一思路,中德装备园提出要坚持改革思维、坚持产业高端、坚持国际视野、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服务为本。

  2017年以来,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这里密集实施:构建了“管委会+平台公司”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模式,在全国率先实行承诺制审批;以高端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引进中瑞福宁机器人、赛特维机器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海德堡等离岸创新中心,柔性引进创新人才、项目和资本;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全链条服务……

  在中德装备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的拉动下,沈阳市工业的转型升级步伐逐渐加快。全市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抓手,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方向,实施了产业转型、智能升级、技术改造等专项行动,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已达54%,高端装备占比达21%。

  “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这是党中央对辽宁振兴发展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工业重镇,以沈阳为核心的沈阳经济区是辽宁工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进入新时代,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正在显出雏形,并焕发出勃勃生机,为辽宁振兴发展增添新的动能,蓄积新的力量。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