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抢占平板显示市场份额
DisplaySearch在最近OLED预测报告中指出,2007年第一季度,OLED的出货数量为1910万片,同比上升了71%,销售收入则达到了12100万美元,同比上升了56%。位居世界OLED前四强的先锋、三星SDI、LG、RiTdisplay分别实现了25%到135%不等的高速增长。专家认为,对于手机和MP3等便携应用产品而言,目前OLED面板的使用寿命已基本不成问题,但对于显示器、电视等大尺寸面板,使用寿命仍是向市场进军的最大挑战。OLED要想抢占平板显示市场份额,必须进入大尺寸面板领域,可以说,面板尺寸大型化是OLED应用的必然趋势。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教授王坚认为,实现OLED的大尺寸基板的大规模生产以及较高的良品率,是OLED与LCD在面板产业分庭抗礼前必须跨越的难题。
OLED市场再度引起关注
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OLED市场又快速发展起来,王坚认为,去年以前OLED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被动矩阵式的OLED显示屏,又称为无源矩阵显示屏,主要面向MP3 Player及手机副屏应用。随着主动矩阵式OLED显示
屏,又称为有源矩阵显示屏,量产化工艺的成熟,2007年将是主动矩阵式OLED快速成长的一年。主动矩阵式OLED的技术成熟,将使OLED跨入手机主屏幕以及小型手持电视及影音装置市场。DisplaySearch预计到2007年底主动矩阵式OLED面板出货将可达OLED面板出货总量的30%。
有报道显示,先锋已经取代三星SDI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被动矩阵OLED依旧保持着技术上的统治地位。但同时,我们注意到主动型OLED正在持续上升。
有分析认为,主动型OLED的爬坡正在进行。SDI、Kodak、Sony和eMagin在第一季度一共出货了33.5万只显示器,而且DisplaySearch预测在第二季度其出货数量将增长到68.5万片。目前主动型OLED的应用是在移动电话的主显示屏和媒体播放器方面。
在OLED的几种实际运用中,只有移动电话主显示屏是主动型OLED的实际应用。
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教授王坚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OLED从被发明到市场化,只用了10年的时间,而液晶全面产业化花费了30年的时间。全球投产的OLED大生产线已有10条以上,中试线有几十条之多,产业化速度在不断加快。OLED显示器在我国内地也有不错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像铼宝科技等非常优秀的企业,与日本和韩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我国内地OLED技术的研究与世界基本同步。但我国内地OLED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最主要的差距在OLED产业链建设上。维信诺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高裕弟认为,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OLED的产业链建设上值得借鉴。以我国台湾为例,目前形成了以铼宝、悠景、东源、友达等公司为主的显示器件制造中心,以中颖、NTK、联笙等驱动芯片,晶宜、E-ray等在内的OLED发光材料和明基、中宇、微星、仁宝、英宝达下游客户完整上下游产业链。
我国内地OLED技术近年迅速发展,在器件结构、生产工艺、柔软显示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并在一些核心技术上,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已能够依靠自己的技术实现无源被动的PM-OLED的产业化。
尽管2007年OLED的数据令人关注,但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不仅OLED,TFT的出货量与赢利也非常不错,因此OLED的利好,应该是平板显示行业的利好,而非该产业的一枝独秀。
例如,LG-Philips就说其第二季度销售同比第一季度增长23%,并且赢得了2.47亿美元的利润。尽管LPL把这些归结于成本控制战略所取得的成果,但不难看出,良好市场的有利作用,对TFT和OLED都是一种积极的推进。
TIC中意德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顾问庞春霖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他们的了解,全球OLED前三位的企业,都具备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多、资金实力强、整机合作关系广泛、大客户战略非常成功等共同特点。
我们发现,目前OLED领域很少能够见到实力薄弱企业的身影,这也说明OLED与TFT一样,越发成为一种资金密集型的产业,谁钱多,谁就能掌握产业的乾坤。至于OLED的未来走势,庞春霖认为,如果OLED与每年平均价格下滑30%~40%的TFT能保持同比例的价格趋势,那么至少OLED在小尺寸显示上的市场份额不会下降,甚至由于OLED出货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而带来的成本摊薄,还会使OLED的市场比例有一定的上升。
大尺寸基板规模生产是难题
OLED量产化目前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王坚认为,大规模产业化还存在以下几点障碍,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产品使用寿命,三是大屏幕化。OLED要想在面板产业突围崛起,急需突破跨越以上三大难题。
对于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王坚认为,主要还是生产工艺问题。对于手机和MP3等便携应用产品而言,目前OLED面板1万小时以下的使用寿命已基本够用。但对于显示器、电视等大尺寸面板,较长的使用寿命仍是市场进军的一项亟待突破的问题。
另外阻碍OLED市场化的问题,不仅仅是OLED本身的技术问题,适用于OLED的有源基板同样面临着技术瓶颈。王坚认为,OLED要想抢占平板显示市场份额,必须进入大尺寸面板领域。然而,目前众多厂商选择使用TFT-LCD面板的LTPS-TFT作为OLED基板,良品率一般仅有40%。此外,目前只有第1代~第3.5代的蒸镀设备供应,大尺寸OLED制造所需的第4代以上设备还无供应。因此,实现大屏幕OLED产品的大尺寸基板的大规模生产以及较高的良品率,是OLED与LCD在面板产业分庭抗礼前必须跨越的难题。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Toshiba Matsushita Di
splay宣布在2009年底,率先在日本国内投放大尺寸、商品化的OLED电视。由此可见,TMD一定掌握了必需的成熟工艺,有把握在两年内解决困扰OLED的一些基础问题。如果这样,OLED的产业化前途是非常不错的。
相关链接
2009年OLED电视
有望进入实用化阶段
庞春霖 编译
在CES上,Sony几个11英寸和唯一一个27英寸的OLED电视引起了众多的注意。在东京Big Sight第三届国际FPD展览上,Toshiba Matsushita(TMD)也展示了他们的20.8英寸OLED电视。尽管Sony没有说他们的OLED电视什么时候可以进入商业化运作,但根据英国路透社的一个报告,TMD说在2009年底,在日本,他们的OLED电视可以进入实用化阶段,据了解,这是开始制作OLED电视的第一个正式的里程碑。
OLED技术的好处之一是它们非常薄,并且可以提供很好的黑白对比度,足够快的响应速度可以支持任何的动作影片。可以提供很宽的视角,并且节约大量的能源。当然人们最为担心的是OLED材料的寿命,特别是蓝光材料。这也是目前为止OLED产品应用局限的主要原因。
OLED的商业化运作已经到来,首先是被动矩阵,而现在是主动矩阵(所有的电视都将是主动矩阵)。最近几年,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对于小尺寸OLED产品而言,急剧下降的LCD价格(每年30%~40%)破坏了OLED原有的价值期望。三星SDI是AM-OLED商业化的领导者,但是根据最新的报告,似乎TMD也加入了这场竞赛。很快Sony和LG电子也将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TMD宣布它的20.8英寸产品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温多晶硅OLED显示器。新的20.8英寸OLED显示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去完成RGB三原色基层的沉积。
最初的原型是在2002年17英寸面板上发展而来的,才仅仅5年,这个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商品化的小尺寸OLED面板以及低温多晶硅面板在移动产品上的运用。
现在有源主动的AM-OLED的发展面临着第4代设备的限制,但由于一些新的工艺的使用,希望已经延伸到这个领域。例如喷墨打印技术,自从TMD说他们将开始商业化运作OLED TV,我们能猜测他们现在相信喷墨打印技术将可以解决大尺寸OLED的问题并有效地参与LCD、PDP的成本竞争。
OLED市场再度引起关注
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OLED市场又快速发展起来,王坚认为,去年以前OLED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被动矩阵式的OLED显示屏,又称为无源矩阵显示屏,主要面向MP3 Player及手机副屏应用。随着主动矩阵式OLED显示
屏,又称为有源矩阵显示屏,量产化工艺的成熟,2007年将是主动矩阵式OLED快速成长的一年。主动矩阵式OLED的技术成熟,将使OLED跨入手机主屏幕以及小型手持电视及影音装置市场。DisplaySearch预计到2007年底主动矩阵式OLED面板出货将可达OLED面板出货总量的30%。
有报道显示,先锋已经取代三星SDI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被动矩阵OLED依旧保持着技术上的统治地位。但同时,我们注意到主动型OLED正在持续上升。
有分析认为,主动型OLED的爬坡正在进行。SDI、Kodak、Sony和eMagin在第一季度一共出货了33.5万只显示器,而且DisplaySearch预测在第二季度其出货数量将增长到68.5万片。目前主动型OLED的应用是在移动电话的主显示屏和媒体播放器方面。
在OLED的几种实际运用中,只有移动电话主显示屏是主动型OLED的实际应用。
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教授王坚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OLED从被发明到市场化,只用了10年的时间,而液晶全面产业化花费了30年的时间。全球投产的OLED大生产线已有10条以上,中试线有几十条之多,产业化速度在不断加快。OLED显示器在我国内地也有不错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像铼宝科技等非常优秀的企业,与日本和韩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我国内地OLED技术的研究与世界基本同步。但我国内地OLED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最主要的差距在OLED产业链建设上。维信诺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高裕弟认为,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OLED的产业链建设上值得借鉴。以我国台湾为例,目前形成了以铼宝、悠景、东源、友达等公司为主的显示器件制造中心,以中颖、NTK、联笙等驱动芯片,晶宜、E-ray等在内的OLED发光材料和明基、中宇、微星、仁宝、英宝达下游客户完整上下游产业链。
我国内地OLED技术近年迅速发展,在器件结构、生产工艺、柔软显示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并在一些核心技术上,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已能够依靠自己的技术实现无源被动的PM-OLED的产业化。
尽管2007年OLED的数据令人关注,但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不仅OLED,TFT的出货量与赢利也非常不错,因此OLED的利好,应该是平板显示行业的利好,而非该产业的一枝独秀。
例如,LG-Philips就说其第二季度销售同比第一季度增长23%,并且赢得了2.47亿美元的利润。尽管LPL把这些归结于成本控制战略所取得的成果,但不难看出,良好市场的有利作用,对TFT和OLED都是一种积极的推进。
TIC中意德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顾问庞春霖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他们的了解,全球OLED前三位的企业,都具备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多、资金实力强、整机合作关系广泛、大客户战略非常成功等共同特点。
我们发现,目前OLED领域很少能够见到实力薄弱企业的身影,这也说明OLED与TFT一样,越发成为一种资金密集型的产业,谁钱多,谁就能掌握产业的乾坤。至于OLED的未来走势,庞春霖认为,如果OLED与每年平均价格下滑30%~40%的TFT能保持同比例的价格趋势,那么至少OLED在小尺寸显示上的市场份额不会下降,甚至由于OLED出货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而带来的成本摊薄,还会使OLED的市场比例有一定的上升。
大尺寸基板规模生产是难题
OLED量产化目前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王坚认为,大规模产业化还存在以下几点障碍,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产品使用寿命,三是大屏幕化。OLED要想在面板产业突围崛起,急需突破跨越以上三大难题。
对于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王坚认为,主要还是生产工艺问题。对于手机和MP3等便携应用产品而言,目前OLED面板1万小时以下的使用寿命已基本够用。但对于显示器、电视等大尺寸面板,较长的使用寿命仍是市场进军的一项亟待突破的问题。
另外阻碍OLED市场化的问题,不仅仅是OLED本身的技术问题,适用于OLED的有源基板同样面临着技术瓶颈。王坚认为,OLED要想抢占平板显示市场份额,必须进入大尺寸面板领域。然而,目前众多厂商选择使用TFT-LCD面板的LTPS-TFT作为OLED基板,良品率一般仅有40%。此外,目前只有第1代~第3.5代的蒸镀设备供应,大尺寸OLED制造所需的第4代以上设备还无供应。因此,实现大屏幕OLED产品的大尺寸基板的大规模生产以及较高的良品率,是OLED与LCD在面板产业分庭抗礼前必须跨越的难题。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Toshiba Matsushita Di
splay宣布在2009年底,率先在日本国内投放大尺寸、商品化的OLED电视。由此可见,TMD一定掌握了必需的成熟工艺,有把握在两年内解决困扰OLED的一些基础问题。如果这样,OLED的产业化前途是非常不错的。
相关链接
2009年OLED电视
有望进入实用化阶段
庞春霖 编译
在CES上,Sony几个11英寸和唯一一个27英寸的OLED电视引起了众多的注意。在东京Big Sight第三届国际FPD展览上,Toshiba Matsushita(TMD)也展示了他们的20.8英寸OLED电视。尽管Sony没有说他们的OLED电视什么时候可以进入商业化运作,但根据英国路透社的一个报告,TMD说在2009年底,在日本,他们的OLED电视可以进入实用化阶段,据了解,这是开始制作OLED电视的第一个正式的里程碑。
OLED技术的好处之一是它们非常薄,并且可以提供很好的黑白对比度,足够快的响应速度可以支持任何的动作影片。可以提供很宽的视角,并且节约大量的能源。当然人们最为担心的是OLED材料的寿命,特别是蓝光材料。这也是目前为止OLED产品应用局限的主要原因。
OLED的商业化运作已经到来,首先是被动矩阵,而现在是主动矩阵(所有的电视都将是主动矩阵)。最近几年,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对于小尺寸OLED产品而言,急剧下降的LCD价格(每年30%~40%)破坏了OLED原有的价值期望。三星SDI是AM-OLED商业化的领导者,但是根据最新的报告,似乎TMD也加入了这场竞赛。很快Sony和LG电子也将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TMD宣布它的20.8英寸产品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温多晶硅OLED显示器。新的20.8英寸OLED显示器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去完成RGB三原色基层的沉积。
最初的原型是在2002年17英寸面板上发展而来的,才仅仅5年,这个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商品化的小尺寸OLED面板以及低温多晶硅面板在移动产品上的运用。
现在有源主动的AM-OLED的发展面临着第4代设备的限制,但由于一些新的工艺的使用,希望已经延伸到这个领域。例如喷墨打印技术,自从TMD说他们将开始商业化运作OLED TV,我们能猜测他们现在相信喷墨打印技术将可以解决大尺寸OLED的问题并有效地参与LCD、PDP的成本竞争。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用于控制与监测的线缆位移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