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订单拣货:依客戶订单的订购內容,以一張订单为单位进行品项的拣取作业。此种拣货方法的优点有下列几项: a. 系统在订单量增长方面的扩充性大,客戶订单数的增加不致影响设备之使用饱合性。 b. 订单拣货方式的应用,其拣货区与商品存放区可同时共用,系统不必如批次拣货般需要另辟一作业区域进行事后二次分类作业。 c. 系统之作业前置时间较短。 订单拣货方法的缺点则有下列几项: a. 一次的拣取是以单张订单的品项来进行,整体而言其总行走距离较长。 b. 商品必须于拣货前全数定位到齐才不至于拣货过程中发生缺货情形。
2. 批次拣货(Batch Picking ,By Item):先将某一数量之订单汇整成一批次订单,再针对该批次订单进行总量拣 取,待拣货完成再针对该批次订单所拣取品项,依订购客户别进行二次分类。此种拣货方法的优点有下列 几项: a. 一次拣出商品总量,可使总行走距离缩短,亦使单位时间之拣货量增加。 b. 由于批次拣货是以商品为作业角度,因此不需待欲作业品项全数到齐前即可进行二次分类作业,亦即批次拣货作业与二次分类作业可同时进行,以缩短批次的总作业时间。 c. 由于批次拣货是以商品的总量进行拣货,然后再进行二次分类作业,如此两阶段作业间可形成相互的稽核行为,使整体拣货作业之正确率提高。 批次拣货方法的缺点则有下列几项: a. 对于客户订单并非同时集结至物流中心的型态而言,其必须累计一定数量的订单后,方可进行批次汇总拣货,如此较能达到作业的经济效益,但相对的亦会造成等待时间的浪费,使得作业之前置时间加长。 b. 批次拣货是以某一数量之客户订单集结汇总后,再以商品的总量进行拣货,因此其于拣货完成后,必须再进行商品的二次分类作业,方能完成客户订单的拣取。因此批次拣货需再搭配适当的分类 系统,方能完成商品的分类作业。 c. 对于库存型物流中心而言,若采用批次拣货作业模式,不论是否采用自动化设备来辅助分类作业,皆需再另备额外之作业空间,以完成二次分类作业。 d. 由于是采取批次汇总拣货后,再进行分类的作业模式,因此对于订单量大的物流中心,会因批次拣货的次数多,而使总作业时间增加,但若为了减少批次数量而增加每批次的客户订单数,则会使得二次分类的作业时间与困难度增加。 e. 此种作业模式会因客户订单数的增加,而使得所采用的拣货设备产能趋于饱合,需再多出另一批次作业,促使总作业时间的增长。
a. 拣货单据:拣货单/出货单(Picking List / Shipping List) 此种拣货方式是为最传统的拣货方法,拣货人员依据信息管理系统所打印出的拣货单或出货单,一次拣取一张或多张订单,自由地行走于货架间进行订购货品的拣取。拣货人员必须凭借着对拣区储位熟悉的记忆,并按单据上的数据进行作业。而其中都可因人员对于拣货资料的误读,不论是品项或数量,而使拣货的 正确率降低,特别是随着人员作业时间的加长。 此传统的拣货方法可能较适用于每日订单数不多,或者每张订单的订购品项数不多,或者是所谓的少样多量的出货型态上。此外,在拣货单的设计上亦尽量以能让拣货人员易于辨识为原则。
b. 贴标拣货 此种拣货作业是于拣货前先针对订单的订购品项按需求数量印出等量的标签,亦即一件或一箱货品即印出一张标签,一张客户订单的标签数即等于该张订单的总拣货件数。此外标签上已载明相关的拣货讯息与客户信息,拣货人员以此取代拣货单以进行拣货,拣取一件货品即以一张相对应的标签贴上,一方面可以标签上的信息与拣取的货品作比对确认,另一方面当该订单的标签全数黏贴完毕,即表示完成该订单的拣货作业,而该订单于总件数的正确性则可依此作某一程度的精确控管。然此种拣货作业较适用于拣货单位为 箱的出货型态。
a. 垂直式旋转料架(Vertical Carousel) 垂直式旋转料架与立体停车场的作业原理相似,藉由控制器控制一组顺时钟或逆时钟旋转的货架,呈垂直面的旋转。通常整座设备的建置是往立体空间来发展,在既定的平面空间下,以增加储位数,并减少对平面空间需求,且整个设备几近密闭式的设计,只留一个出入口,拣货者即利用此出入口将货品拣出或者补入。一般而言,此种设备对于商品的保护性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