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业核心装置自动化打破国外垄断
自动化控制系统被业界称之为中枢神经,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几十年来我国大型工业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日前,中控集团研发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了众多企业的设备高效运转的优良中枢神经。这是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首次进入大型化肥等石油化工项目的核心装置,成功地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格局。
自动化控制系统(简称DCS)是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安全、平稳、优质、高效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生产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而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的核心装置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前不久,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集团”)在一项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的DCS国际招标中,力挫群雄,一举中标。这是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首次进入大型工业生产装备的核心装置。
自主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大型炼油装置具有生产连续性要求高、流程复杂等特点,其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大型化肥装置具有高温、高压、高腐蚀性、高危险性等工艺特点,对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的要求更高。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行业,其核心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直都无法实现国产化,因为这些关键主装置控制系统一直被国外供应商所垄断,这必然严重影响国家的产业安全。但是,这种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了。
近年来,中控集团通过不断创新,在中石化炼油主装置、核化工、煤化工、大化工等重要项目上获得了重大突破。2007年1月,中控集团中标并实施了中石化武汉石化的“500万吨/年炼油改造工程”;2006年9月至今年8月,中控集团连续5次与美国霍尼韦尔、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厂商竞争,成功中标兖矿集团鲁南化肥厂3052大型化肥项目所有5个工段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宜宾天原70m3PVC聚合釜装置等。这标志着国产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完全有能力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成功进军石油化工高端市场。同时,也为进一步实现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60万吨PTA等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自动控制系统的国产化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具有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某些技术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国外先进水平。自动化控制系统就是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自主研发的产品,现在已经广泛使用在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中控集团总裁金建祥说。
申请116项专利
DCS是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s)的英文缩写,是指一种建立在网络、计算机、集成电路和自动控制技术基础上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套重大技术装备其实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少则上千台设备,多则上万台设备。要想让一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上万台设备像一个人的身体各部分均按大脑的统一命令分工合作,有序运行,就离不开DCS对设备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设备保护。否则这台设备再新、再先进,也无法正常运行。在大型自动化系统中,一旦某个模块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中控集团总裁助理张伟宁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解决流程工业中不能间断控制的问题,中控集团在国内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首创为每个模块都进行备份的技术手段。也就是一个系统出现了问题,另一个就能马上替换继续工作,这样就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张伟宁介绍,就自动控制技术,近年来,中控集团已申请专利116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软件产品登记7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6项。
推广应用之路才开始
张伟宁介绍,中控集团从1993年开始自主研发DCS,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到今天才具备与国外知名品牌同台竞争的实力。但是,在推广自主创新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感觉到存在“三不用”现象:第一是大型工程不用,倒是一些小型工程、民营企业反而用自主创新产品非常多,对自主创新品牌支持力度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看性价比,如果功能达到要求,就会选择该产品;第二,国有企业不用,他们觉得用国产的控制系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用的是国外最先进的产品,如HONEYWELL的产品,万一出了问题,也不用自己承担风险。第三是新产品不用,如果新产品没有很好的业绩,很难推广应用,甚至连投标资格都没有,这对自主创新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金建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控制系统在重大装备上的推广应用上远比其本身的研发更难,因为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不仅需要我们制造厂家的努力,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用户单位的支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
中石化国产化领导小组副组长蔡希有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只有国内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已经拥有或将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才能摆脱对国外企业的长期依赖,才能平等地与国外企业进行谈判,否则采购任何技术和装备都将是天价。
面对中控集团在DCS领域取得的成绩,面对在技术推广应用中出现的困难,张伟宁呼吁:“希望国家和大型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主装置的竞标中,给国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个参与的机会。”
自动化控制系统(简称DCS)是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安全、平稳、优质、高效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生产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而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的核心装置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前不久,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集团”)在一项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的DCS国际招标中,力挫群雄,一举中标。这是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首次进入大型工业生产装备的核心装置。
自主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大型炼油装置具有生产连续性要求高、流程复杂等特点,其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大型化肥装置具有高温、高压、高腐蚀性、高危险性等工艺特点,对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的要求更高。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行业,其核心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直都无法实现国产化,因为这些关键主装置控制系统一直被国外供应商所垄断,这必然严重影响国家的产业安全。但是,这种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了。
近年来,中控集团通过不断创新,在中石化炼油主装置、核化工、煤化工、大化工等重要项目上获得了重大突破。2007年1月,中控集团中标并实施了中石化武汉石化的“500万吨/年炼油改造工程”;2006年9月至今年8月,中控集团连续5次与美国霍尼韦尔、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厂商竞争,成功中标兖矿集团鲁南化肥厂3052大型化肥项目所有5个工段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宜宾天原70m3PVC聚合釜装置等。这标志着国产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完全有能力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成功进军石油化工高端市场。同时,也为进一步实现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60万吨PTA等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自动控制系统的国产化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具有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某些技术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国外先进水平。自动化控制系统就是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自主研发的产品,现在已经广泛使用在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中控集团总裁金建祥说。
申请116项专利
DCS是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s)的英文缩写,是指一种建立在网络、计算机、集成电路和自动控制技术基础上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套重大技术装备其实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少则上千台设备,多则上万台设备。要想让一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上万台设备像一个人的身体各部分均按大脑的统一命令分工合作,有序运行,就离不开DCS对设备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设备保护。否则这台设备再新、再先进,也无法正常运行。在大型自动化系统中,一旦某个模块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中控集团总裁助理张伟宁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解决流程工业中不能间断控制的问题,中控集团在国内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首创为每个模块都进行备份的技术手段。也就是一个系统出现了问题,另一个就能马上替换继续工作,这样就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张伟宁介绍,就自动控制技术,近年来,中控集团已申请专利116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软件产品登记7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6项。
推广应用之路才开始
张伟宁介绍,中控集团从1993年开始自主研发DCS,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到今天才具备与国外知名品牌同台竞争的实力。但是,在推广自主创新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感觉到存在“三不用”现象:第一是大型工程不用,倒是一些小型工程、民营企业反而用自主创新产品非常多,对自主创新品牌支持力度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看性价比,如果功能达到要求,就会选择该产品;第二,国有企业不用,他们觉得用国产的控制系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用的是国外最先进的产品,如HONEYWELL的产品,万一出了问题,也不用自己承担风险。第三是新产品不用,如果新产品没有很好的业绩,很难推广应用,甚至连投标资格都没有,这对自主创新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金建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控制系统在重大装备上的推广应用上远比其本身的研发更难,因为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不仅需要我们制造厂家的努力,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用户单位的支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
中石化国产化领导小组副组长蔡希有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只有国内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已经拥有或将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才能摆脱对国外企业的长期依赖,才能平等地与国外企业进行谈判,否则采购任何技术和装备都将是天价。
面对中控集团在DCS领域取得的成绩,面对在技术推广应用中出现的困难,张伟宁呼吁:“希望国家和大型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主装置的竞标中,给国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个参与的机会。”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