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业2009年十大展望
面对2009年,众多不确定因素使行业更显迷茫。但机遇大于风险是业内公认的观点,而如何理性地应对当前局面,将成为中国优秀工程机械企业的试金石。
透过十大看点展望工程机械 行业,今年机遇大于风险
2008年已经过去,这一年留给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喜大悲的确值得回味。面对2009年,众多不确定因素使行业更显迷茫。但机遇大于风险是业内公认的观点,而如何理性地应对当前局面,将成为中国优秀工程机械企业的试金石。
何时回暖?
经过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洗礼,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结束了近两年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迎来一轮低位调整时期。市场何时回暖?无疑是所有人心中最大的疑问。而这既取决于此次国际经济危机将何时见底,更要看国家出台的拉动内需政策何时见效、效果多大。由于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上端,则必将较早地感受到政策的暖风,未来市场转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业内普遍的预测是,最快也要等到2009年第二季度之后方见分晓。
可喜的是,2008年末,直接带动工程机械采购的房地产、采矿业、基础建设这三项总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其中,矿业和基建新开工项目数量大幅反弹,环比增速高达28.8%和16.5%,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也再次呈现正增长,主要工程机械产品的销量增速出现回升迹象。这其中,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工程机械的贡献比重较大,它的未来走势将成为2009年工程机械行业需求能否回暖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铁效应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再次冲击全球经济。无论是巧合还是定论,工程机械行业流传已久"三年一小调,十年一大调"的说法再次得到应验。1998年,国家启动高速公路建设,对工程机械的拉动作用明显;2008年,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一批铁路建设项目上马再次对工程机械构成极大利好。能否成功搭上高铁顺风车,成为工程机械行业2009年可否完成绝地大反击的重要一环。
在众多基础建设项目中,铁路投资是带动增长最大的一项,相当于水利、城市公交和道路投资的两倍。除了使用大量的专用设备外,对旋挖钻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设备的用量也较大。据测算,京沪高铁对工程机械的采购额占总投资的10%左右。如果有关部之前公布的未来3年内全国铁路基建投资将超过3.5万亿元的规划得以兑现,那么用于采购工程机械设备的资金就有可能达到 3500亿元,这是2007年我国工程机械全年销售总额的1.6倍。
灾后重建
除了拉动内需政策带来的市场,四川灾后重建无疑是另一个受工程机械行业关注的焦点。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后半年开始,四川省已经逐步成为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国内最大买家。
2008年5月21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2008年先投入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之后几年继续做相应安排。同时,四川省境内多项基础建设项目相继上马。其中,成都2009年综合交通固定投资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90亿元,一系列重大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已经提上日程。长远来看,大量城市恢复建设将对工程机械产品构成长期而巨大的需求。当然值得警醒的是,企业在从灾区带回订单的同时,应该自觉严把质量关,优先做好售后服务等工作,把建设灾区当成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任务。
新兴市场
出口将是2009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能否保持增长的决定因素。而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我国工程机械的海外市场将主要依靠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从中长期看,中东、东欧及拉美等地的区域规模都远大于中国市场。其中,拉美建筑市场规模相当于中国的4倍,中东和非洲是2.9倍,东欧则为2.4倍。只要对新兴市场开拓顺利,国内产品就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从历史数据看,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高速增长始于2004年,近5年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长。有机构预测,2008年我国工程机械总出口额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包括零部件),出口占工程机械全行业销售的比重也将超过 50%。有乐观者预测,2009年全球新兴市场的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将是2008年的78.7%左右,而中国整机产品出口的增速将保持在64.5%左右的水平,依然强劲。
海外扩张
国际化已成为诸多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长期的战略选择,从徐工、柳工、山推等老牌强企的逐步开拓,到三一和中联近两年的迅速扩张,或销售或建厂或收购,中国的民族品牌已经在国际工程机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但从海外市场的销售来看,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地分布相当分散。2007年,作为主要出口地的10个国家共从中国进口了11.2亿美元的整机产品,却只占中国整机产品出口的19%。这说明,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海外市场还处在开拓阶段,极不稳定。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得以凸显,企业应该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三一继在美国、印度以及德国建立生产基地之后,2009年是否会再次出手?谁又会成为继中联之后下一个收购国际大牌工程机械厂商的中国企业,值得期待。当然,这样的扩张需要谨慎和果敢。毕竟行业现在正处于寒冬,冬天自然也不能做夏天的事情。
装载机复苏?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中国装载机销量仅为6859 台,同比下降了48%,其中出口884台,同比下降11%,持续疲软。装载机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遭受经济危机的"重灾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装载机销量持续回落。随着钢价 、煤价暴跌和需求大幅下降,服务于煤炭、矿山的装载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此外,海外市场下滑也很明显,出口呈现快速下降。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这种趋势还未见底,业内预计装载机市场还将持续低迷一段时间,2008年全年的增幅也仅维持在5%左右。
装载机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2007年,我国装载机企业共销售各类装载机产品突破16万台,出口2.3万余台。但在繁荣背后,是行业面临毛利率较低、产能过剩的现实。据了解,2007年我国装载机行业的总产能至少在20万台以上,仅柳工、龙工、厦工3家企业的产能就达到8万台以上。这样的局面也使装载机行业成为此次经济危机中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受害者。经过这次危机洗礼,2009年装载机能否复苏已成为行业内外最为关心的话题。
下一个代表产品
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但是如何从大国变为强国,肯定不能仅依靠一两种产品"吃遍天下"。而谁将作为下一个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代表,这一目标能否在2009年得以实现,值得期待。
近几年来,我国生产的起重机、履带吊、推土机、混凝土泵车、桩工机械以及大中型挖掘机均逐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一些产品成功替代进口。然而,近期有可能成为"世界之王"的产品并不多,起重机和混凝土泵车也许最为接近,而大中型挖掘机最具潜力。
2007年全球移动式起重机十强排行榜中,徐工重型以国内市场占有率 60%、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业绩位列全球移动式起重机第四,全球汽车起重机第一;三一以66米和72米混凝土泵车两破世界纪录;中联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三的意大利赛法,都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登顶世界之巅奠定基础。而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大中型挖掘机也有"鲤鱼跳龙"的迹象,柳工、三一等企业在 2008年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产品已经可与韩资品牌一争高下。近期日系挖掘机麻烦缠身,市场占有率也有下滑趋势,国产挖掘机能否在2009年借机实现跨越,的确是一大看点。
并购继续?
2008年,我国工程机械 行业曾掀起一轮并购热潮:中联并购赛法和新黄工、柳工收购蚌埠市振冲安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推收购湖北楚天机械、徐工收购春兰重卡、马尼托瓦克并购东岳重工、约翰•迪尔并购徐挖等。
2009年这一势头是否仍将继续,谁将成为下一个并购案的主角,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按照常理,面对经济危机,一些企业资金困难,行业整合会加快步伐。但目前整个经济的窘迫局面,似乎让企业多少有些茫然,不敢轻易出手,纷纷表示将谨慎观望。这也许是企业成长后的冷静,或许只是表面上的故作矜持。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场经济危机过后,必然会有一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倒下,而另一些资金充裕、技术雄厚的企业将变得更加强大。
钢价 波动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产品的成本受原材料制约较大,其中钢材就占30%以上。钢价上涨,带来工程机械毛利率下降;而钢价暴跌,库存钢材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2008年就上演了这样过山车式的钢价大幅波动。
然而,目前在金融危机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的情况下,2009年的国内钢铁行业依旧充满悬念。由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需要时间,因此今年钢材价格有可能继续下行,直到政策效应充分落实后才能最终企稳,而这个见底的时间点很难把握。同时,极有可能发生的是,由于内需拉动,钢价再次高企,工程机械企业也将重新面对高成本压力。而且,假如全球经济的走势不见明朗,2009年钢价随之长期振荡的机率就很大。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全年增速不低
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2009年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将不可避免地紧紧跟随经济大环境的走势,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前两年稳定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经结束,2009年实现大反弹的可能性较小,但2009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机遇大于风险,个别子行业能够独善其身,迎来突破的几率很大。从多家机构的预测来看,2009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在15%~20%之间,这将是行业波动式增长中的又一个谷底,但这个谷底增速的绝对值仍然不低。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