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中国电机行业出口经营分析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给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带来生产成本和用工上的连锁反应,还有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增长速度均超过企业预期,同时出口退税和利率上升等也是影响企业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企业平均成本上升在10~20%左右,生产成本上升后外商能为企业分担的比例非常有限。因而,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出口环境。目前,企业更为担忧的是对今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很难判断,对外贸易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甚为担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据行业数据统计,2008年一季度,行业出口电机总销量438.78万千瓦,比去年同期372.72万千瓦增长17.7%,出口创汇额1036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 6949.5万美元增长49.2%。一季度我国电机出口虽然保持增长但出口增速有所下调,出口电机总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
外贸形势
2007—2008年,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是内外交困、历经磨难的一年。出口退税下调及外部环境恶化等内外因素交织,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出现相当大的困难,并可能严重影响总体经济增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破“7”,仅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就已超过4%(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已累计升值 15%)。中国2008年一季度出口增长21.4%,除掉货币贬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率仅为个位数。面临国内密集出台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涨价,以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美国次级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等一系列挑战,外部经济形势对出口的影响日益显现,上述政策因素均加剧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少经济人士均作出“明年外贸出口增速将放缓”的警示。另外,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使中国制造企业“两头受堵”,特别是这一轮世界性的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更令制造企业雪上加霜。
国内环境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带给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今年的铁矿石涨价,必然导致机械行业的总体生产形势恶化。电机生产用主要原材料硅钢片的价格去年以来一路上涨,同比涨幅达23.7%。与可以涨价的钢铁企业相比,电机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供货合同早已签订,价格不可能重新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只能由企业承担,即使产品价格有所提高,幅度也较小。如果将涨价压力向下传导就有可能失去客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加大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并压缩了利润空间。面临高钢价时代,电机企业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既不能贸然涨价,内部又无法消化。企业只能在服务上做文章,通过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更多的订单,形成良性循环。
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企业的资金供应和资金周转。自2007年以来严厉的货币从紧政策,使多数企业受到资金紧张的困扰,一方面使投资规模减小,工程建设项目减少,造成企业承接订单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加大,不仅给企业的货款回收和资金周转带来困难,还可能造成企业产能闲置和资金链断裂,威胁企业的生存。
2007—2008年我国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很大。人民币快速升值和出口退税的下调早已挤压了原本微薄的利润空间。随着人口红利的终结,企业的用工成本也逐步上扬,再加之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和环保成本增加等因素,不仅使定位于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低的小企业面临极大压力,也使一些知名品牌面临优化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的挑战。出口提价中固然有出口产品结构变动、高性能产品增多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应付产品成本上升的被动提价。由此可见, 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和环境资源的电机制造业加速转型和整合已是必然选择。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统计工作部在对全国56家电机企业2007年度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56家电机企业产品销售总量达13009.5万千瓦,其中交流电动机销售量达12299.9万千瓦,占全国交流电动机产量18877.22万千瓦(国家统计局数据)的65.2%。全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规模增长大于效益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也呈现出出口电机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增速持续回落的特点。
目前,全行业经济运行趋势总体是规模增长大于效益增长,部分企业已是举债经营,这些问题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羁绊。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发展迅猛,带动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快速发展。未来一个时期,电机市场有效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行业发展前景依然看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杜绝低价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总之,电机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得不承受的阵痛。但我们更应看到,正是这一系列洗礼,使得低价竞争时代一去不复返,出口环境会越来越好, 这也成为电机行业近年来仍保持较高出口增速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于无形产品和资产,加大在技术创新、产品和工业研发、市场开拓、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依靠节能减排来降低成本,消化部分涨价因素。我们相信,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及广大会员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抓住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进一步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实现中小电机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据行业数据统计,2008年一季度,行业出口电机总销量438.78万千瓦,比去年同期372.72万千瓦增长17.7%,出口创汇额1036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 6949.5万美元增长49.2%。一季度我国电机出口虽然保持增长但出口增速有所下调,出口电机总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
外贸形势
2007—2008年,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是内外交困、历经磨难的一年。出口退税下调及外部环境恶化等内外因素交织,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出现相当大的困难,并可能严重影响总体经济增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破“7”,仅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就已超过4%(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已累计升值 15%)。中国2008年一季度出口增长21.4%,除掉货币贬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率仅为个位数。面临国内密集出台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涨价,以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美国次级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等一系列挑战,外部经济形势对出口的影响日益显现,上述政策因素均加剧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少经济人士均作出“明年外贸出口增速将放缓”的警示。另外,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使中国制造企业“两头受堵”,特别是这一轮世界性的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更令制造企业雪上加霜。
国内环境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带给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今年的铁矿石涨价,必然导致机械行业的总体生产形势恶化。电机生产用主要原材料硅钢片的价格去年以来一路上涨,同比涨幅达23.7%。与可以涨价的钢铁企业相比,电机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供货合同早已签订,价格不可能重新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只能由企业承担,即使产品价格有所提高,幅度也较小。如果将涨价压力向下传导就有可能失去客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加大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并压缩了利润空间。面临高钢价时代,电机企业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既不能贸然涨价,内部又无法消化。企业只能在服务上做文章,通过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更多的订单,形成良性循环。
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企业的资金供应和资金周转。自2007年以来严厉的货币从紧政策,使多数企业受到资金紧张的困扰,一方面使投资规模减小,工程建设项目减少,造成企业承接订单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加大,不仅给企业的货款回收和资金周转带来困难,还可能造成企业产能闲置和资金链断裂,威胁企业的生存。
2007—2008年我国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很大。人民币快速升值和出口退税的下调早已挤压了原本微薄的利润空间。随着人口红利的终结,企业的用工成本也逐步上扬,再加之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和环保成本增加等因素,不仅使定位于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低的小企业面临极大压力,也使一些知名品牌面临优化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的挑战。出口提价中固然有出口产品结构变动、高性能产品增多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应付产品成本上升的被动提价。由此可见, 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和环境资源的电机制造业加速转型和整合已是必然选择。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统计工作部在对全国56家电机企业2007年度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56家电机企业产品销售总量达13009.5万千瓦,其中交流电动机销售量达12299.9万千瓦,占全国交流电动机产量18877.22万千瓦(国家统计局数据)的65.2%。全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规模增长大于效益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也呈现出出口电机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增速持续回落的特点。
目前,全行业经济运行趋势总体是规模增长大于效益增长,部分企业已是举债经营,这些问题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羁绊。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发展迅猛,带动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快速发展。未来一个时期,电机市场有效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行业发展前景依然看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杜绝低价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总之,电机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得不承受的阵痛。但我们更应看到,正是这一系列洗礼,使得低价竞争时代一去不复返,出口环境会越来越好, 这也成为电机行业近年来仍保持较高出口增速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于无形产品和资产,加大在技术创新、产品和工业研发、市场开拓、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依靠节能减排来降低成本,消化部分涨价因素。我们相信,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及广大会员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抓住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进一步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实现中小电机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2009年机械行业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