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分类里目前发展较成熟的一大类别,截至目前为止,机器人本体发展逐渐稳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与关键技术将成为未来工业机器人新的爆发式增长机会。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崛起,世界正处在通向新的创新与变革时代的门口,这要归功于全球工业系统与先进的计算、分析、低成本传感技术以及全新互联网连接融合。
日立制作所去年开发了一项搜集产品所有零部件数据的传感器技术,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数据分析,提高运营的效率,率先应用于工业制造业领域,通过传感器,把人、机器、数据给连接起来,工厂将不断进化升级,监控机器的运
物联网兴起后,未来围绕这个趋势发展出的产品及应用将有无限发挥空间,随处都是脑力激荡、翻转碰撞的实验室,提供各种创意落实的可能。
随着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工业客户开始将注意力从提高生产力转向提高利润率,大数据的概念也越来越火爆。有了大数据和传感器,GE希望打造出一个工业系统的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
世界工业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从德国工业4.0、美国AMP2.0,到中国制造2025,这一轮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制造业革新,对外正在塑造全球制造业的市场新格局,对内则在推动企业运营全流程的转型——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物流、服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正自上而下地与制造业加速融合。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车联网“作为一个新鲜事件,从2010年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到现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智能车、网联车、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等,各种概念被炒得沸沸扬扬。
“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杨海成在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中国正走到世界发展高技术前沿的十字路口,适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场巨大的变革,说明中国已经走上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工业发展之路,而且是一场工业变革之路。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表示,工信部正在从四大工作思路入手,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是支持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化,三是繁荣大数据的产业生态, 四是完善大数据的支撑体系。
2015年“互联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来各行各业的一股互联网风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互联网+制造业”,明确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曲线。就在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互联网+”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德国的“工业4.0”,主要是“制造业+互联网”,而美国更多是“互联网+制造业”。尽管彼此的方法和路径不一样,但都是要提升制造业水平。”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相继发布,协同推进两大战略共同发展正在成为政府、学界和业界共同探索的问题,“互联网+制造”也将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提供新的指引。
2016年4月27日,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HPS)宣布设立“数字化转型业务单元”,以助制造业客户充分利用工业物联网的优势来加紧部署相关技术,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分析数据,让运营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陕西省近日发布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今后五年,将在空气、水、土壤、声、生态及辐射等方面共同发力,着力构建六大环境监测网。
近几年“大数据”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各个领域拥有不少大数据应用,加上我国各地建设的大数据产业园,让大数据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与此同时,云计算在各巨头企业激烈竞争下,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烧云”。近日,一篇关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报道,成为的新闻头条。
工业物联网(IIoT)在传感器技术、无线连接、能量采集、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方面的创新,是在设备、系统和人之间进行无缝信息交换的一部分,它为制造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上提高业绩、灵活性和响应能力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