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2023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回顾及2024年预测

       一、冷与热

  2023年,对中国移动机器人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

  根据MIR长期对中国移动机器人数据监测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出货量近8万台,增速为17.7%。主要受光伏、锂电池等新兴行业需求带动,实现较平稳增长。

  增速17.7%这个速度并不算差,但其实在这增长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冷与热,那么让MIR带大家看看2023年背后关于中国移动机器人有哪些来之不易,又有哪些因素是促进他蓬勃生长的,而在这之后中国移动机器人又会向着哪些方向发展呢?

  1、“投资热”持续降温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初期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高峰期已过;与此同时,入局玩家逐渐增多,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转而寻找新的增长点。

  2、“出海热“持续升温、部分行业需求持续增加、国产替代加速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带来移动机器人市场需求、内资移动机器人在全球做到较高性价比以及应对国内市场饱和等多重原因,内资移动机器人也跟上了“出海”的大部队,纷纷布局海外业务以寻求新增量。

  根据MIR调研显示,2023年光伏、锂电、家电、化学制品这四大类行业需求持续增加。

  其中尤其亮眼的是光伏行业大幅度增长,实现了142%的增速。

  3、产业链成熟,智能化趋势明显,国产替代加快

  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链趋向成熟,其智能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几乎所有的移动机器人都有着智能运动模块,这其中智动轮、顶升模组、旋转模组就是其中重要的零部件,此类零部件的国产厂商越来越多,如此,以智能运动模块为基础加速了各类移动机器人厂商输出机器人运动方案。

  二、哪些细分产品?

  AGV、AMR和无人叉车的喜与忧

  上部分讲完了移动机器人的总体情况,那么具体到移动机器人的三类细分产品,各自发展又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移动机器人,按照其在自动化物流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和功能,可分为AGV(自动导航车辆)、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和无人叉车(专门用于搬运和堆垛作业的自动化设备,结合AGV的自主导航能力和传统叉车的功能)这三类产品。

  其中AGV、AMR、无人叉车2023年增速分别为6.1%、31.5%、41.2%。

  1、 AGV——发展较成熟速度偏慢,但下游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从MIR获得的数据来看,近年来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AGV最大的下游行业——仓储物流终端也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来看市场需求已经趋向饱和;而2023年AGV市场下游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尾端规模较小行业现金流压力较大,移动机器人导入进程放缓;

  相对应主流行业集中度提升,其中特别是光伏行业的需求增加,涨幅超过110%。2023年光伏行业投资旺盛,其中主要是在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搬运、电池片花篮搬运、组件等环节渗透率全面提升。

  AGV作为移动机器人产品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类,上游零部件产业链也较为成熟,其中零部件主要分为车身本体、驱动系统、导航系统、控制系统、电池或电源系统、通信模块、安全系统等部分。

  其中比较重要的驱动、控制系统部分已经有相对比较成熟的供应商,比如天太,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的企业,设计研发了一系列一体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机器人运动单元产品,如智动轮、旋转单元、顶升单元等,这些核心零部件被应用在移动机器人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仓储物流,并和与多家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

  智动轮这一零部件在所有移动机器人智能驱动部分里面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智动轮考验的是产品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完美结合,硬件、软件、参数的极致优化是关键,是核心竞争力。

  智动轮这一核心零部件,需要基于优秀的性能参数实现紧凑的结构、稳定的行走、灵活的转向且简单易用,从而最终实现更高的运行效率。

  关于玩家格局,AGV市场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玩家众多,但具有集中度高的特点,TOP10厂商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近两年价格战激烈,厂商利润空间受到冲击,很多厂商在积极规划出海以谋求业务发展;同时部分传统制造业巨头终端企业如汽车制造业基于其强大的研发、制造、集成能力,以及自身庞大的需求,开始踏足该领域,如此来看,现有的AGV市场份额或将面临重大变革。

  2、 AMR——传统场景渗透较低,但在高附加值行业中渗透率不断提升

  从MIR数据图表中可以看出,2023年AMR市场下游行业格局变化较大,光伏增速近200%,跃升为第一大行业。

  虽然AMR在传统包装场景较集中的食品饮料、医疗用品、化学制品等行业目前渗透率较低,但根据调研情况来看,需求在持续增长。

  同时,汽车整车、半导体等高附加值行业中AMR渗透率不断提升,此类行业用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较高,进入门槛较高,可以预见未来可贩空间大。

  未来发展前景预测中,值得一提的是“云仓”场景需求的增加,这是在经济下行、电商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导向的。此场景可以实现小型客户需求集中化,长期来看,利好AMR发展;且因为该场景的分散性、间歇性,或将带来租赁等商业模式的发展,值得关注。

  AMR行业新入玩家较多,值得注意的有部分终端制造业头部企业也开始涉足,行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目前各家厂商都在产品优化和应用方案落地阶段,市场集中度低,属于可以进一步开发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激光SLAM导航精度较低、视觉SLAM技术尚不成熟,目前行业里采取激光SLAM导航+辅助对接的过渡形式较多;技术成熟仍有一定的距离,当前项目交付能力是厂商间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

  3、 无人叉车——产品较新市场成熟度有待提升,但用户教育初见成效

  2022~2023年 中国无人叉车下游行业格局(台)

  无人叉车作为移动机器人中较新的产品,目前市场成熟度还有待提升,可以看到,2023年该产品在用户教育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光伏、锂电池、仓储物流、化学制品这四行业均实现超50%增长。

  这其中主要和下游应用行业的特殊性相关,比如:

  1)在化学制品、白酒等作业环境恶劣的行业,机器换人的需求较迫切,目前看来无人叉车产品导入潜力大。如:化学行业近几年化工厂爆炸事故频发,无人叉车导入需要尽快提上日程;而白酒行业附加值高、用工贵问题突出,降本需求较强烈,近期对无人叉车产品关注度提升。

  2) 而在军工、工程机械、集装箱等行业对重负载无人叉车需求增加,未来将对企业研发实力、产品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无人叉车行业格局又有不同,主要由两类玩家构成。

  传统叉车供应商和移动机器人(底盘型)供应商。

  其中传统叉车供应商主要在大负载机型、叉车本体制造、贸易渠道这三方面优势较大;而移动机器人供应商在软件、控制系统、小负载机型优势较大,属于各有所长。这就导向目前两类厂商直接竞争冲突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

  同时,由于传统叉车企业产品全、渠道广,在转型无人叉车这一进程中,移动机器人零部件厂商通过核心零部件、AI产品来赋能传统叉车企业快速智能化转型;新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型)供应商等智能化玩家,在智能化、算法发展较好,但由于体量较小更多是项目导向来切入市场。

  不过,无人叉车行业2023年也存在产品降价幅度偏大,竞争逐步激烈的情况。由于用户教育导向用户成本接受度提高,行业格局正在由头部用户向二三梯队用户渗透,示范效应初见成效。

  三、春天在哪里?

  经历数年发展,移动机器人不同于现在热度较高的人形机器人,向资本和市场讲故事的环节早已经过去很久。

  资本似乎已经不那么有耐心给移动机器人,理想丰满然而现实却十分骨感。当下资本和市场更关注厂商能否快速落地,应对下游行业更加复杂的场景,基于软硬件层面技术给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实现盈利。

  值得警觉的是有终端巨头下场开始进入移动机器人领域,他们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同时有研发和集成的能力,这就导向终端开始寻找优秀的单元模组企业合作,给上游真正在做核心技术研发的零部件企业大量机遇。移动机器人行业不再是过去从零部件企业到本体厂商再到集成商和终端用户的简单线性关系,而会是一个复杂的网状关系,终端客户会直接触及上游,从而压缩中间环节,进而改变终端市场格局,未来甚至有可能会占据掉部分市场。其中一些传统叉车厂商也进入AGV、AMR和无人叉车领域,可以预见,他们会系统利用齐全的产品矩阵和完善的市场渠道,展开新一轮市场竞争;

  同时AI技术、智能化会进一步赋能移动机器人产品,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智能调度的全新产品。尤其是移动复合类机器人例如智能臂+智能移动底盘,会有大量的应用场景。部分核心零部件厂商已经开始布局,用AI来定义新一代的与之匹配的核心零部件及AI控制系统,为产业的变革提前布局,移动机器人零部件厂商天太就是一个代表,他们同时也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未来这些技术或将会实现共通,对机器人、智能制造全行业带来长久的影响。

  总之,对移动机器人来说,2023年不算太坏,但未来市场会将移动机器人这把星星之火,引入到更加成熟运营模式的大草原里面。

  在广阔天地间,也许各家厂商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快地感知到行业的新机会,并迅速做出行动,同时响应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需求,基于新机会中不同场景应用要求,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形成独有的产品矩阵,这才是永不落败的护城河,2024年,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