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机器人时代的中国制造:让变革发生

  科技的进步充满了神奇,它的魅力在于人们不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商业世界。

  正如机器人大潮的喷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尚未崛起的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加之一直坐拥低廉劳力成本的优势,企业鲜有转变生产方式的念头,引进机器人生产无疑是一种奢望。当然,其中一个重要障碍,源于国内机器人起步较晚。

  但这种冷局面,很快被WTO后的狂潮所打破。2000年以后,随着国际汽车巨头纷至沓来,国内整个行业爆发性的增产扩能加速了对机器人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的情形类似,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机器人的快速增长,使得机器人迅速成为一种新兴的科技力量,推动“中国制造”升级的步伐。

  诚如福耀集团副总裁白照华对《中外管理》解析企业对机器人需求的意识转变:“产业的进步,企业实力的增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逼迫中国制造企业大量转向机器人生产。福耀玻璃(7.26,0.10,1.40%)也是在这个节点上,开始陆续引进机器人。”

  机器人在全球制造业掀起变革的浪潮已经呈现多年,那么它给今天的“中国制造”带来哪些产业上的深层启迪?

  “中国制造”新引擎在何处?

  在国际上,汽车行业平均每万名工人拥有500台机器人,有的甚至上千台,基本上每20人就有一台机器人。而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居世界第一,但是整个制造业使用机器人的数量,仅仅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即使汽车行业也不过平均每万名工人仅有50台机器人。

  历来,制造业的发展往往与国家自动化水平不无关联。而衡量一个国家自动化水平的基准,正是机器人密度(见图表)。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基础落后,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时时处处受制于人。“中国要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高端制造业也得占有一席之地。”新松研究院院长徐方由衷地对《中外管理》说,“无论外因还是内因,发展机器人高端装备都是必然的选择。”

  其实已经是进行时。2011年8月,富士康向外界公布了“百万机器人计划”,并从今年开始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预计三年内机器人的使用规模达100万台。此计划一出,几乎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作为中国最大、工艺较先进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富士康直至现在才开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其实算不上早。”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一位负责人对《中外管理》说。但毕竟,富士康已迈出了变革的重要一步。为了加快推进“机器人战略”,富士康已经将机器人项目“试验田”落户到了晋城,并投入生产。

  将转型押注在机器人身上的不止是富士康,实际上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制造业基地使用机器人代工的现象已日益普遍。

  站在2012年这个时间点上看,倒逼“中国制造”亟待升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威胁。美国人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恍然意识到制造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欲拿未来20年的时间抢回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以挽救本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危机。

  显然,无论美国制造业回流能否最终实现,都应该让中国制造企业警醒。

  机器人会抢人的饭碗吗?

  “我们希望人不再被机器控制,而是人来控制机器,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郭台铭去年在宣布富士康“机器人战略”时如是说。

  “机器人战略”能否使富士康的“血汗工厂”形象得以改变,尚且无从判断。但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富士康缓解人工成本压力、平衡企业利润的有效武器。正如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负责人所说:“富士康给苹果公司代工iPhone等电子产品,所得利润平均不到2%,在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这样的利润水平将越来越难以维持企业的发展。”将部分枯燥、恶劣的生产工序用机器人替换,对企业和员工自身都有利。

  可是,机器人来干活,人去做什么?

  在长城汽车[微博](19.25,0.03,0.16%)保定的生产车间,忙碌着一排排橙色的机器人,它们在生产线上负责焊接、搬运等生产工序。相比以前密集的人工操作,现在机器人的大量使用,给长城汽车带来的不仅限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对工人技能的提升也颇为显著。

  “没有机器人的时候,我们无非就是电工;有了机器人以后,我们就转移到了自动化上。因为现在自动化程度特别高,含金量比以前要高多了。”一名在焊装车间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对《中外管理》说,他现在主要负责机器人的操控、检修和保养。与以前工作的辛苦程度不同,现在他更有自豪感,因为工作性质的转变,对他自身也是一种提高。

  原先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如今转型为含金量更高的技术人员。这正是产业升级所迫切需求的。“随着我的技能和经验的积累,慢慢地我也成长为技术人员。对于车间肯定是技术人员在增加——这不是人的增加,而是技能的增加。”这名焊接工程师说。

  在组织内部,工人的这种职业转换与成长,岂不是企业更乐意接受的吗?

  我们曾经为此疑惑,事实上这是一种多虑——机器人的到来,并不会与人产生“饭碗”冲突。备受“管理百万员工困扰”的郭台铭也公开表态,机器人的投产使用,让那些不喜欢枯燥劳作的“90后”员工,可以去学习操控和维护机器人,转变为机器人工程师。换言之,机器人生产,将人力转移到更高附加值的岗位上去。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最近一份研究报告进一步对此予以肯定:机器人替代人工,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但同时也会增加更多技术型、服务型岗位,长期来看更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促进社会发展。

  今后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如何将人口红利变为头脑红利。用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的话说,“让人更多地去做创造性的工作。”

  管理变革考验什么?

  实际上,机器人生产,并非单纯地替代人工。它给企业带来的必然是管理变革的大考验。

  对人的管理永远是企业永恒的课题。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必须依托大量技术人才。而在当下的中国,结构性的人才短缺,导致企业对真正的“人才”求之不得。

  在机器人时代,将出现两类技术人才的短缺:一是产业工人,并非以往传统概念中毫无任何技能的工人,而是新型技术人才。比如在IT企业,产业工人就是大学生。二是机器人开发者,开发机器人的复杂性,往往需要更高端的技术人才。

  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国家从教育体制上当有所作为,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上升至人才战略的重心。

  当然,大量运用机器人,“员工的数量减少,管理的复杂程度降低,更加便于管理。对企业而言可以简化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白照华非常认同机器人使用带来的管理成效。但与此同时,机器人生产,同样带来了新的技术管理问题。

  “由于现代工厂整个系统基本上是计算机化,信息的收集完全不需要通过人,而通过机械自动化即可对生产情况了如指掌。”徐方说,“有了机器人以后,就要求工厂实施数字化管理。原来的图纸是打印在纸上,而现在都是存在电脑里,包括:产品的演示、产品的生产数据均如此,所有这些都呈现数字化的趋势。而数字化将带来一些软件业的发展,其背后必然依托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显而易见的是,这将对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基于技术的管理升级是必须的。

  未来的生产模式会如何?

  “机器人可以促进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基础,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负责人强调说。机器人替代人工,已经是生产力进步的印证,通过这种市场化的革新,推动企业进行生产要素的调整,更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升级。

  作为机器人主体,行业前景的明朗化,已在悄然吸引着大量企业鱼贯而入。最好的印证便直接反映在机器人的销量上。2011年,中国市场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增长的爆发年——这一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22577台,较2010年实现了50.7%的增长。国际机器人巨头库卡在中国的机器人销量甚至实现了三位数增长,而国内机器人后起之秀——新松机器人的销售也增长了60%以上。

  可虽说机器人对制造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但在“中国制造”转型的关口,它能否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救星?

  无论是机器人的制造商还是使用者,都认为机器人并非“超人”,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以及无所不能。尽管它现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已慢慢趋向成熟。在徐方的观念里,未来30年机器人完全代替人不太现实,如果时间更长,50年、100年后也许可以——但一切也未可知,因为技术的进步速度永远在我们想象之外。

  短期来看,所有生产线上,部分岗位适于机器人去做,如重复性较高、危险性较大、枯燥乏味的工作;而如电子配件等精度较高、灵活性较强的工作,仍需人工操作。福耀集团副总裁白照华分析说:“中国制造业的特色,还不允许企业实现西方所谓的‘无人化生产’模式。”

  白照华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应该是“人机”结合模式,即“人工机器”的模式。或许,这才是“中国制造”在机器人时代最务实的转型方向。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