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地下水污染 关注“看不见的污染”
参加中国绿公司年会的中外环保界人士认为,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蕴藏着巨大机遇,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也面临诸多考验,环境整治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与会人士表示,中国的环保治理有很多可以拓展的层次和空间。中国水环境处理企业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过去治理环境都在治理“看得见的污染”,如水污染等,未来将要治理很多“看不见的污染”,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关志华则认为,现在很多企业对于产品的环保考虑仅限于生产过程,并没有对产品运输、应用等环节对环保影响进行跟踪,其中也蕴藏着很大的拓展空间。
而这些商机也并不仅仅存在于环保企业。被很多人视为“污染制造者”的制造业企业也面临机遇。关志华说,传统产业并不一定是产品做得越多、污染排放就越多。“要看产品应用”,他说,如果产品能够帮助顾客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更好地节能减排,就是制造业对环保的重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的整治行动,今年还将推动环保税立法。
一些企业界人士表示,中国污染治理仍存在诸多挑战,而运作机制和模式也仍有很多不足。此外,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力度治理环境面临考验。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刘晓光指出,虽然近年来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市场准入已经逐步放开,但现有的环保产业运作机制仍然存在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另一个挑战则是环保企业仍处于“小而散”的现状。“中国1700家环境服务业企业只有800亿元收入,加起来还不及苏伊士和威立雅两家公司的收入规模。”赵笠钧说,企业小而散,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力量投入更多研发,制约了企业整体实力和环保处理能力的提升。
中外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当前破解环保治理难题,既需要政府对运作机制的改革,企业在环保意识和投入、创新等方面的加强,也需要民间组织的参与和每个个体的具体行动。
业界专家表示,首先国家环保战略的“顶层设计”需要强化和调整,要重视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创新和专业能力。
而社会各方包括每个个体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积极参与被视为环境治理的最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有效的组织发动和创新的推动。环保公益组织“绿色生命”创始人易解放表示,沙漠化问题、雾霾问题等环境问题必须要治理,光靠政府和企业不够,也需要民间组织吸引老百姓来参与。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