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国内医疗设备市场世界第三 自主发展替代进口时不我待

  “中国的医疗市场越来越大,但高端医疗设备却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个巨大的反差,亟待认真思考。”在新近的采访中,上海医疗产业主要基地之一的嘉定工业区负责人郁建华这样认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已成全球第三大市场。但是国内相关的产业规模在全球份额中不足10%,高端设备几乎是国外巨头一统天下。相关人士呼吁,中国医疗设备产业亟待以自主发展推动“进口替代”。

  中国市场需要“中国头脑”

  随着生活水准上升,中国人的“健康梦”正在升级,再加医改将进一步释放全民医疗保障的布局空间,中国的医疗市场将形成新一轮的增长空间。但是,医疗设备上的“进口依赖”,客观上会造成由垄断而来的虚高成本。市场越发展,这种虚高成本就越明显,对医疗保障就会形成瓶颈。

  “中国市场,需要中国头脑、中国智造。否则,行业链条上的成本畸形,势必会造成整个医疗领域的畸形发展。”3年前由海外留学归国创业团队联手国内投资方创办的上海联影医疗公司,已成为国内不多见的覆盖全产品线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和服务商,其相关负责人对行业作了这样的判断。

  根据收集的行业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1500亿元,最近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以上。但是中国自己的医疗器械产业却是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竞争同质化。在CT机和磁共振(MR)机等高端设备领域,国际上西门子、GE等三巨头“分食”了国内超七成的市场份额。

  “这样的市场结构,必然会形成独有市场定价权。不仅设备进口价格高,而且维修费用、后服务费用、部件费用等都居高不下。这样的费用成本,消化起来谈何容易。”不少业内人士都有同感。

  核心技术“买不到、换不到”

  中国市场需要中国头脑,关键在于核心技术。能够靠钱买到、能够靠市场换到的技术,充其量还是国际巨头愿意“出手”的技术,绝不可能是它们的“看家本领”。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到、换不到的。这在其他的制造产业内已有先例。

  “高端医疗行业也是这样。核心技术只能自主创新、掌握在自己手里,国产化才有实质意义。”联影医疗负责人表示。目前这家国产品牌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几乎覆盖影像诊断和治疗设备的全产品线,其中96环PET-CT机等为业界首创。其自主创新设计也获得了国际工业设计界的认同和肯定。

  相关专家认为,过去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实施跟随战略的比较多。如今,在国产化上也应有转型升级的理念,一旦在技术上通过消化、吸收到达“制高点”后,应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意,更要有自己的“坐标系”。

  实质竞争的硬效应与软效应

  打破客观上的垄断,才能形成实质上的竞争。实质竞争的硬效应就是市场价格更趋合理。

  “只要医疗产业进口替代成气候了,合理的竞争价格很快就会体现。”上海嘉定工业区“天之纬”产业孵化平台负责人说。在这个平台上,正在孵化新型国产主动脉瓣疾病的介入治疗器械项目。据估计,一旦成功,并推广应用,产品价格将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不过,硬效应之后还有软效应。医疗设备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由服务链而影响到服务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和更新。在嘉定,以医学影像设备合理增配为基础,依托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影像云”网络平台技术,建立区域影像协作平台,可以“拍片在社区、诊断在大医院”。类似模式已在上海多个区县进行试点,逐渐成为医改的亮点,方便患者,提升社会医疗效率。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