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政府发力 推动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建设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逐年大幅增长,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加强调峰电源管理。

记者12月22日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15年11月,国家电网调度范围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合计达到14626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2.4%。1月至11月,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31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5.6%。

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告诉记者,2014年我国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近18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省份的全年用电量。今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仍将稳居全球第一。

多措并举挖潜并网消纳

2015年,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等一系列政策,促进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电网加快电网建设,保证新能源并网和输送。截至2015年11月,累计完成33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工程投资287.7亿元。开工建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

同时,优化调度,尽最大努力消纳新能源。最大限度调度火电调峰能力,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作用。采用先进控制手段优化风电场有功出力。扩大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覆盖范围,最大限度利用送出通道的输电能力。1月至11月,冀北通过风场AGC多增发电量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加大省间电网调峰互济力度。东北电网2015年组织实施跨省调峰支援290次,增加风电上网电量约7.8亿千瓦时。加大跨省跨区新能源交易规模。2015年前11月,国家电网跨省跨区外送风电和光伏电量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消纳矛盾仍需标本兼治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运行消纳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风资源集中、规模大,远离负荷中心,难以就地消纳。新能源集中的“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低。加之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电力增速减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新能源消纳矛盾更加突出。

新增的用电市场却无法支撑各类电源的快速增长,导致新能源和火电、核电利用小时数均出现下降。

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特别是“三北”地区,占比达到70%;全国抽水蓄能、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仅为6%,“三北”地区不足4%。电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国家先后颁布“十二五”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专项规划,但“十二五”电网规划至今没有出台,新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得不到落实。电网项目核准滞后于新能源项目,新能源富集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跨省跨区通道能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刚性约束。

据了解,与国外相比,我国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已经严重滞后,仅局部地区开展了风火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试点。由于缺乏常规电源提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火电企业普遍没有为新能源调峰的积极性。

规模开发需各方努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判断,‘十三五’期间,电力需求将回升增长。”张正陵说,“我国清洁能源将在未来能源发展中占主导地位,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将成为清洁发展的主力。要实现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有关专家建议,从电源、电网、负荷等影响新能源消纳的三个方面发力。在电源环节提高电源灵活性,在电网环节扩大电网范围,在负荷环节实施需求侧响应、增加用电需求,是实现我国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三大重要途径。

另外,要加强统筹规划。当前正值编制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的关键时期,建议统筹新能源与消纳市场,统筹新能源与其他电源,统筹电源与电网,改变过去各类电源各自为政、只发布专项规划的做法,实现电力系统整体统一规划。二是要加强市场化建设。落实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合理确定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用户等各方主体在新能源消纳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三是要加强调峰电源管理。合理控制供热机组和自备电厂发展规模,明确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的相关要求。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