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运输业、能源业等各行各业都使用工业自动化来提高效率、生产力和安全性。通过使用各种技术,行业可以管理和优化工业流程,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整体生产力。
目前全球在运行的机器人保有量约390万台,不断刷新纪录。新技术简化了自动化解决方案,推动着机器人应用的快速拓展。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度机器人行业呈现5大发展趋势。
在智能工厂里,AGV/ARM机器人通过三维视觉感知,精准识别并拾取货架上的物品,它们还可以与人类同事进行协同互动,安全将货物送至生产车间。生产线上,配备智能摄像头的机器如同拥有智慧的眼睛,可以读取标签和解释标识。
《指南》明确了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两个建设思路,及基础共性标准、基础支撑标准、关键技术标准、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安全/治理标准等七个重点方向。
据悉,JASM於2021年成立,第一座晶圆厂(熊本一厂)于2022年4月开始兴建,2024年2月正式启用,预计於2024年底开始量产。台积电熊本二厂计划於2024年底开始兴建,2027年底开始营运。
人工智能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为制造商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这些功能现已通过人工智能成为现实,并帮助制造企业建立真正有弹性的运营。
近期AI计算平台已经迎来新一轮升级。从NVIDIA发布Rubin GPU,到Intel发布至强6,再到AMD的锐龙和EPYC处理器,无一不在强调AI加速的重要性。
一是沉寂许久的机器人市场,确实需要点“新故事”讲讲;二是在巨头入局、政策频出的“天时地利”下,人形机器人乘着AI东风,无论是技术还是需求都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引爆点”。
机器人的避障功能是建立在能感知周围环境基础之上,感知后经过数据处理分析体现为机器人在自主移动时能够感知和规避障碍物的能力。这一功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器人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不再是未来概念,而是现代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工具。采用这些技术的必要性源于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需求。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已出现明显回升。可以预见,不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所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都将迎来突破性发展。
纵观历史,煤炭作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为英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石油,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为美国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在应用上,工控机深入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今,其应用范围已不仅限于工业,已逐渐从电力、工业等领域,不断向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交通、无人机、新能源、储能等众多领域拓展延伸,其中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更是亟待新一代工控产品赋能的行业。
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认为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 – AMR) 技术能够从十个方面实现制造企业产线物流自动化转型。
在机器人的应用中,除了精度,重量、价格都是考量力传感器的关键要素之一。未来,随着机器人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不仅仅是力控、柔性触觉控制,视觉等其他传感器都需要随之迭代,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领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