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跟踪一粒沙预测大沙暴 智能机器人会智斗“沙魔”

  据《新闻晨报》报道,跟踪一粒沙,就能预测大沙暴何时来临。昨天,在上海交大和宁夏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未来国际智能沙漠国际研讨会上,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毛军发领衔的科研团队等向大家展示了新技术:通过沙基机器人,形成一张可移动的无线传感网,与“沙魔”斗智斗勇。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沙漠化面积翻了一番。而且“沙魔”来袭,从来不跟人类先打声招呼,不来则已,一来就卷起漫天黄沙。

  毛军发团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研发出一种沙基机器人,它可以像沙漠卫士一样,形成一支能够自动定位的机器人编队,在沙漠腹地进行巡逻站岗,借助于传感网等信息手段,进行沙尘监测与信息获取,实现无人全天候测量,为沙尘暴起因和预测方法提供更多信息。与传统观测手段相比,上海交大研发的智能沙漠技术走沙粒尺度的细观测量技术路线,即可以跟踪一粒尘沙。观测人员只要在室内,便可知道沙粒的振动频率、风沙流的强度、风速、温湿度等实时据。

  团队成员李新碗教授介绍,能做到这一步,主要依靠传感技术。同时,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沙粒振动测量的新型传感器。下一步,上海交大毛军发科研团队还通过与中科院旱区沙漠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科研团队、甘肃治沙所等单位协同创新,将动力学和时间序列非线性分析的手段引入预测,通过分析沙尘暴的旋度,来判断沙尘暴路径和强度。然后通过特定的方程或方程组,来获得沙尘暴的时空结构。

  李新碗教授告诉记者,科研团队将在沙漠腹地搭建一个可移动的沙尘监测传感网络,范围为25公里,可收集到包括温度、局部气压、风力、风向、风蚀量、沙粒振动参量、GPS等七类传感数据,应用数据融合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沙尘暴进行动力学重构,从而探索出沙尘暴起因机制和预测预报方法。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