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富士康变身机器人公司已为时不远?

据媒体报道,为了减少员工数量,富士康已经在中国各大生产基地安装了4万台机器人,除了某些零件如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这些机器人基本均为富士康自家生产。富士康每年可以打造1万台机器人,未来它们将继续利用机器人替代人类,而仅仅在昆山工厂,它们最近就裁掉了6万员工。

 blob.png

此处的机器人公司是指生产机器人的公司,而不是指用机器人生产商品。那众人所知的代工厂怎么就能变成机器人公司?因为这个代工厂不是一般的代工厂,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

 blob.png 

即使变身,这一切也并非凭空而出,而是有先例可寻。

像蚂蚁金服之于淘宝,像物流之于京东,像两套学区房之于ST宁通B。蚂蚁金服的600亿美元估值始于淘宝;自营物流是京东最大的优势;通过售卖两套北京小学学区房,ST宁通B才得以保壳,破退市之险。

谁能想到原来的小树苗已经成为今天的参天大树了呢?

机器人之于富士康,其实也如此。作为机器人公司的几个重要条件,富士康已经满足。

 blob.png 

1、技术上已实现。富士康不是一般的代工厂,是科技基因爆棚的代工厂。它是全球唯一能连续五年持续名列美国商业周刊科技百强(IT100)前10名的公司,其专利总数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其更多科技上的成绩不多赘述,自己搜索即可知。所以,以富士康的科研实力,完全有实力自主研发适合自己工厂使用的机器人,而且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工厂,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2、产品有销路。富士康不是一般的代工厂,而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布局横跨欧、美、亚三大洲,代工产品线类目众多,需要大量的机器人。而富士康组装的3C产品大多要求较高的精度,如果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其研发的机器人可见一斑,满足其他公司的要求也就不在话下,所以未来,其在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力也不容小觑。

3、研发、生产经费有保障。富士康不是一般的代工厂,而且是最会赚钱的代工厂。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2015财年的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8852亿元,相当于BAT三家收入总和的3倍多,净利润折合231亿人民币。从2005年到2015年,累计净利润折合人民币1945亿。鸿海精密2015年向前十年的累计利润,比BAT中任何一家都高。

由此可见,是不是要做机器人公司,或者说其生产的机器人是只供自己内部用,还是会走向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只是公司选择的问题。而除了选择,其他一切已经到位。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