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司将力争走出困境,围绕主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将充分依托在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方面控制系统、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上面的成套解决能力,扩大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市场占有率
医疗机器人需经过数年的培育才能投入市场,而工业机器人和仓储机器人已经给公司带来订单,至于其他面向消费市场的机器人,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南京机器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企业不足百家。为了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去年我市出台了相关工作意见,明确将麒麟科创园和江宁、六合、高淳作为机器人产业的“一园三基地”,希望通过整合领域内的资源,将南京打造成中国机器人产业基地。
来自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比2012年增长约36%。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成长最快的市场。
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推广主要基于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安卓系统操控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压力的利器。
今年,东莞为此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在国内,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工业机器人都迎来了空前的热度。本周来自杭州的消息称,今年当地将实现“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818亿元以上。
一些国家在工业机器人租赁方面的渗透率已经达到约30%,而我国目前只有4%左右,其中10万元至100万元区间的工业机器人渗透率还不到1%。
2013年,全球销售工业机器人16.8万台,中国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随着机器人技术提高,成本低、工作质量高、精确度高、节能减排等优势也将越发明显,中国机器人市场将在一两年内超过1万亿元。
工业机器人向高速、高精、重载的方向发展,对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急需建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设计开发平台”,有效地降低工业机器人设计门槛。
据了解,以年均增长率超过40%的速度,中国今年一跃成为全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最大市场,市场增长率也在全球居首。未来30年,还将保持30%以上的迅猛发展速度。
工业机器人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当前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兴起,在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重点发展工...
今年6月,东莞市政府通过两份文件,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东莞机器人应用市场如饥似渴,让嗅觉敏锐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纷纷向莞集聚。
今年6月,东莞市政府通过两份文件,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东莞机器人应用市场如饥似渴,让嗅觉敏锐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纷纷向莞集聚。
很多企业将“机器换人”视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出路。在东莞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统计显示有一半企业表示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20%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
“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国外汽车、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应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机器人来了,人力是否完全不值钱了?传统工人都会被机器人替代吗?来自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正在崛起的工业机器人并不会完全取代人力,而是会出现一种“人机融合”的状态。
“去年以来,通过对机器人的使用和自动化的改造,我们厂房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人员从最初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该厂厂长成海良说。
近一两年,珠三角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呈现井喷,工业机器人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珠三角被认为是今后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之一。
此前,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实际情况却超越了IFR的预测。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购买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买家。
据世界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中国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