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胜旬:中国不必害怕机器人劳动力
近期,美国人抵御“中国制造”的势力越来越大。除了鼓吹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外,最近美国一些政治家还极力主张以机器人挑战中国廉价劳动力,把机器人看做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神兵利器。
其实,这个口号在原来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日本早就有人提出了,但经过多年实践,迄今为止还没有卓越的成果。不过,对于越来越丧失低廉劳动力优势,又缺乏高生产效率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在一些重要产业链条或生产环节上果断放弃人工操作岗位,引入机器人应成为一项长远的战略选择。
虽然有人担心,工业机器人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但机器人目前已经闯入中国“劳动力市场”,而且中国市场并不拒绝它们。据报道,中国一家著名国际代工企业最近就计划“聘用”100万台工业机器人,甚至打算自己投资生产机器人自产自用。与之相比,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要求的报酬水平越来越高。不久前,无锡一家企业要在内地招募500名青年工人,工资是每月1500元,包吃住、有加班费。对这个待遇,笔者专门在贵州地区做了一个调查,结论是当地年轻人对这个工作及待遇完全没兴趣,不是嫌工资太低,就是觉得没有前途,不想离乡背井。招不到工人,怎么办?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而言,机器人是很有诱惑的选择,因为即便是上马低端的“机器臂”,也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免受民工候鸟式迁徙带来的冲击。
一直以来,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低廉被视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招来外界对“血汗工厂”的批评,而中国产业工人中因为工作环境危险、恶劣致残致病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情况既使工人提高工资报酬的诉求愈加强烈,也让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而在高危险、高污染的工作环境中替代人类进行作业本来就是机器人最初的设计理念。更何况,在一些需要劳动者付出较大体力和精力的工种,例如装运、机器零部件打磨等等,机器人显然耐受性更强,产品精度更高。这对生产效率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
机器人的出现确实会带来工人失业,但我们也应看到,低端制造业正在从中国迁移,而中国制造业又在主动进行产业升级,制造业领域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肯定呈下降趋势,这部分低端劳动力应更多由服务业来吸纳。为了避免大规模失业问题,在一些工人选择意愿低、报酬较低、危险性高的工作岗位,优先引入“机器工人”,是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必然选择,而这么做也会带动八零后、九零后等新一代产业工人转而去掌握机器人操控、维修、管理方面的技术技能,带动相关信息、咨询、培训等等服务领域的发展,从而引领整个工业化社会的发展。
当然,机器人代替简单劳动力,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中并不容易,还应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考虑到性价比以及衍生的失业问题,一些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危险大的生产环节理应引入“机器工人”,其他环节则可以继续保留人工操作,相互衔接,从而整体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文章版权归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